精选论文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精选论文 


三洞缘起 王宗昱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    作者:王宗昱    发布时间:2014-12-16 17:02:41    阅读次数:926


如果比较《道教义枢》与《无上秘要》,我们就可以看出前者对道教经典的介绍要远为详尽。但是,敦煌抄本的《无上秘要目录》中却没有专门开列三洞品目。由于现存《无上秘要》是一残本,我们无法断定《无上秘要》确然没有讨论三洞经典体系的文字。“三洞”一辞固然早已出现,三洞划经也是六朝时代形成的定例,然而,《玄门大义》乃至《道教义枢》阐述的三洞教义是如何定为一尊的尚有极大的再考察的余地。

当代人考察三洞说主要是由其所蕴涵的经典系统的涵义入手的。陈国符先生说:“东晋葛洪撰《抱朴子》,尚未有三洞之称。至刘宋陆修静总括三洞,三洞经之名,实昉于此。”[1]虽然陈先生同时援引《太平经》揭示了“洞”的涵义,但是他未着力于陆修静总括三洞之前“三洞”一辞的使用以及相关经典的情况。汤一介先生考察了陆修静的著作,指出了陆修静那个时代经典传授中的混乱情况。例如,在当时的经典传授中,“有时单授洞玄,而施用上清”。[2]陆修静所指的可能是灵宝经的传授,也可能是在传授中师徒将上清灵宝混淆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陆修静以前的经典流传是复杂的,三洞名称的由来也并不简单。现在已有学者指出在陆修静之前已有三洞说[3],重要的根据就是《太上洞渊神咒经》。这部出现于西晋时代的重要道经虽然在唐代增加了大部分内容,使我们很难把原初的内容提出来,但是文中屡称三洞经典的文字不可能完全是后人编纂时加入的。卢国龙也用《无上秘要》辑录的《三皇经》指证三洞说源于《三皇经》[4]。我想在此对灵宝经典和上清经典作一些考察,其意不仅在为证明三洞经典的观念在陆修静以前已经出现,还想为学术界提出一些材料,以期能对三洞说的形成过程作进一步的探究。

查阅陆修静以前问世的灵宝经,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灵宝经中就已然有了关于三洞的说法。在《太上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中有一段文字讲述诸种道经的品次:“凡是诸杂法、导引养生法术,变化经方及散杂俗[5],并系六天之中,欲界之内,遇小劫一会.其法并(减)[],无夏遗余。其是太清杂化符图,太平道经,杂道法术,小品经,并周旋上下十八天中,在色界之内,至大劫之交,天地改度,其文仍没,无复遗余。其玉清上道,三洞神经,神真虎文,金书玉字,灵宝真经,并出元始,处于二十八天,无色之上。大劫周时,其文并还无上大罗中,玉京之山,七宝玄台,灾所不及。大罗天是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天之上天也。故大洞真经、灵宝洞玄、洞虚洞无,自然之文,于运同灭,于运同生,包罗众经。志士长修,致得神仙。”这里的“三洞神经”一辞没有明确指出三洞是否还包括三皇经典。并且,只有“洞玄”一辞可以解为灵宝经,至于“洞虚洞无”的含义尚不清楚。在《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中又有三洞玄经、三洞大经的说法:“宗三洞玄经,谓之大乘之士”。“复有凡人行是功德,愿我后生常见三洞大经。后生便见大经,受而诵之。”这里指称的三洞经典可能并不如后世那么纯粹,因为文中又说到“道德上下经及洞真洞玄经,三皇天文,上清众篇咏”是“太上”撰就的。这至少说明,即使《道德经》不算是三洞内容,也是与三洞经典等量齐观的。此经中没有出现“洞神”名目,洞真和洞玄在此是否严格地分别指称上清和灵宝经典也属疑问,因为它另列举了“上清众篇咏”。该经还有这样的话:“人在胎中皆忆宿命之事,既生,顿而忘之。惟得道洞真,自然知之。”这个洞真显然不是洞真阶次,更不指洞真经典。在《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中也有三洞大经的名词,又出现了“三洞法师”、“大洞经”之称。经云:“我后为诸人作师,志大乘行,常斋诫读经,并赍珍宝,诣大法师,受三洞大经,供养礼愿……于此当念更受大洞经,慕道勤行,慈心度诸困厄,以冀升天之道矣。仙公曰:子不尊上道洞经,众妙元理,各自念勤,大作功德,度诸苦厄,如是之志,何忧不速升天乎?”此处的“三洞大经”、“大洞经”、“上道洞经”是同一含义。现存《正统道藏》中的《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妙经》也是陆修静以前问世的灵宝经。文中说道:“真人从无数劫来,莫不有师,皆从师奉受上清三洞宝经,而得为高仙上圣十方导师也。”此文当是原初所有。“上清三洞宝经”云云正说明当时三洞的称呼是一种俗常用语。它或用于三个系列的经典,也可以指称某一类经典。灵宝经中对三洞经典的称道,说明用“三洞”指称上清灵宝乃至三皇经的说法在陆修静以前即已流行。在上清经典中,三洞经的观念并不强烈。因此可以说陆修静以三洞总括道经当是受灵宝经的支配。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这时的“三洞经典”还不很明确,更没有后来如《太上仓元上录》及《九天生神章经》乃至上述《三皇经》文字中那些明确且深奥的教义内容。诚然,在个别灵宝经典中也能看出三洞经有明确的界划,如《玉京山步虚经》。

其实,最初的“三洞”一辞或许并不仅仅用以指称三洞经典,甚至本来并不用以指称经典。现存上清三奇之一《洞真太上灵素洞元大有妙经》中的第一篇文字《三洞混元内真变生官号宝名》也许会使我们觉得“三洞”一辞还有再考校的余地。该篇起首叙《大有妙经》之经德:“大上灵素洞元大有妙经、三九素语元丹,上化三真九洞之道,本与元气同存,元始俱生,三精凝化,结朗玉章,构演三洞之府,总御万真之渊。”此处三洞也指三境。这三洞是“洞天元洞”、“洞地洞真”、“洞渊洞玄”。《大有妙经》首篇文字即介绍这三境中的“太上神仙”名字、衣冠及手持之符。所以此篇分为三小节,分别题为:“洞天混化内真变生官号宝名”、“洞地混化内真生官宝名”、“洞渊洞玄混化内真生官宝名”。二十四位“太上神仙”的名号均分别冠以“洞天元洞”、“洞地洞真”、“洞渊洞玄”。《大有妙经》第二篇文字《太上道君守三元真一经》中进一步揭示了三洞涵义:“三洞之道结自然之号,辅统三宝。大洞真经、雌一五老、大有灵素,应承三元。元洞主天,洞真主地,洞玄主人。三气合明,同治兆身。三宫之中,相须乃成。兆欲不死,当寻本生。服御流霞,以洞为先。凡修三宝上清真经,当先思三洞内真宝名。存念官号,以卫身形,然后修行,克成真人。”可见这里的三洞说是由上清思存修真的教义生发出来的。三洞中的太上神仙是思存的对象。它们都是气化而成,分为三类,故称三洞之府,对应人的三元(三宫)。至于三洞对应天地人则只是构造体系的需要,并无甚深玄义,看不出它有类似《九天生神章经》的宇宙论涵义。《太上道君守三元真一经》中又说:“常以平旦思洞天,日中思洞地,夜半思洞渊,亦可日中顿思三真。”所谓三洞就是“三洞气”。三气所以要以“洞”为名,仍取其“通”的涵义。“服御流霞,以洞为先”,是说要服食“通气”。《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经》卷三中说:“元气主洞,除碍可也。”

《大有妙经》表达的三洞涵义是否早于作为道经体系代称的三洞说,抑或是与后者并行的另一种三洞说,尚需对史料做进一步考察。由《大有妙经》看,三洞还指上清三奇。《三洞混元内作真变生官号宝名》中有一段话可以参考:“太上曰:兆之为道,存思大洞真经三十九章,回风混合,雌一五老金华洞房帝君十二上愿玄目八门行间,太一变化雌一上仙之法。行事之日,每当先自清斋沐浴,兰香入室。内思素灵五帝元洞洞天洞地洞渊之官宝名,内招真致灵之道。事毕,然后得修大洞雌一宝诀。其法玄微,与气同生,与天同存。是故太一紫房为混合元父母,以三胎为神明,秘言要妙以九真名为内经,大洞以高上为元始,大丹以雌一为内精。大有之妙经,素灵为洞玄。总三宝为奇文,结三气为玄章。其妙不可测,高不可攀,深不可极。巍巍微哉,斯玉篇之有大德矣!”上清这三部重要经典是气化的作品。在《大有妙经》中另一篇《太上九真明科》中则径以三洞指称上清三奇。该篇第一节开首即云:“太上告诸天帝后圣帝君、上相青童、太极真人曰:凡是后学得见上真三洞宝章秘经首目者,皆东华书名金字上清。虽未超腾,控辔紫庭,皆是升度之人也。然虽见此文而不知九真明科条检仪式,三洞奇文,太上真宝书,不可得而披也。明科宝秘藏于玄都宫,玉京金房之内,不传于世。此乃明三洞之渊赜,标众真之仪格,拔宿对于幽宫,度七祖于仙籍,业总络于万道,解九阴之重责。其妙可得玄用,其科可以肃励。今故标出三品篇目,以称扬三奇素灵妙经,可诫于后学,使勤尚之人告慎于宝科也。”《大有妙经》中没有对三篇上清经各冠以三洞别名,只是《大有妙经》有“洞玄”或“洞元”的名目。

以上这些材料与大渊忍尔所引述的《三九素语》中的材料[6]发生了矛盾。我现在举出的几篇《大有妙经》中的经典在《无上秘要》的引文中均称引自《太上素灵洞玄大有妙经》或《洞真灵素大有妙经》。《大有妙经》中共有九篇文字,应该不是一时一人之作。但是,这些作品合为《大有妙经》至少是在《无上秘要》以前的事,所以本应被视为后人增添之作。《三九素语》中关于三个系列经典之关系的说法尚不是最后成形的观念,而有此一段存于《大有妙经》中,则反证该经首篇的三洞说当更早。值得注意的是,《三九素语》提及《大有妙经》时均称为“洞元”而不称“洞玄”,显然是要与文中“灵宝洞玄”相区别。在《三九素语》之后又有一篇短小的经文《太真隐朝求仙上法》,也将《大有妙经》称为“洞元”。现为《正统道藏》第1026号的《洞真太上素灵洞玄大有妙经》是取“洞玄”称号的,但是在《无上秘要》引述《大有妙经》时有两处称之为《太上素灵洞玄大有妙经》或《太上素灵大有妙经》,反而没有以“洞元”称名的。《云笈七签》引用《大有妙经》时仍有此名目。

小林正美先生在讨论三洞说的渊源时曾引用了《三皇经》的一段材料[7]。这段材料出自《无上秘要》卷六“帝王品”。此文是讲述所谓大有三皇文的历史的。文首讲述了三宝君的由来。其文云:“黄帝曰:三皇者,则三洞之尊神,大有之祖气也。天宝君者是大洞太元玄玄之首元,灵宝君者是洞玄太素混成之始元,神宝君者是洞神皓灵太素之妙气。故三气凝变,号曰三洞。气洞高虚,在于大罗之分。故大洞处于玉清之上,洞玄则在(千)[]上清之域,洞神总号则在于太极。大洞之气则天皇是矣,洞玄之气则地皇是矣,洞神之气则人皇是矣。”这条材料应该是三宝君、大罗天等观念出现以后的文字。但是,它启发我们可以对照上述《大有妙经》中的三洞说,进一步发现其中有三皇传说的痕迹。《大有妙经》中《太上大洞守一经法》讨论三一修持时将人身中的三一神称为“三一帝皇之气”,称“人结虚生成,不由胞胎,皆三一帝皇之气所致。”这三一帝皇本应是上元天帝君、中元丹皇、下元元王。但是该经中有这样一条材料:“上一真帝之极也,中一真皇之至也,下一真王之妙也。天皇得极,故上成皇极。地皇得至,故上成正一。人皇得妙,故上成众妙之君。三皇体真以守一,故一无藏形。”这段材料说明《大有妙经》与三皇说有着联系。我们是否可以说上清派炼气成真的教义刺激了三洞神的产生呢?因为上引《三皇经》中的三洞并不是三处洞府。“洞”的涵义就是“气洞高虚”。洞极之气生出三洞之神,“三气凝变,号曰三洞”。三洞神是道气通达的三个代表。上引《三皇经》材料有三个成分:三皇传说,上清气洞成神,三宝君则是揉合了前两者而创造出的新的神君。这当中,上清的教义是核心成分。

上引《三皇经》文字没有明显的经典分类的涵义。无论此条文字出于三皇经传人还是出于上清经传人,他们都不可能赋予此段文字以经典的涵义。此中大洞、洞玄、洞神并不指三种经典,它们不过是三个“洞神”。以洞称经固然可以上溯至《太平经》,但是由前引上清经文字可知,即使上清三奇被称为三洞也是首先指它们是洞经。洞经云者,即指能够指导人修炼至道气洞达境界的经典。上清三奇有此功用,被称为“三洞”;同样,有此功用的经典均可以被称为洞经。我现在不能肯定后世的“三洞”一辞涵义是否从上清三奇而来。它们可能各有源流,也可以当世并称。但是,三洞经和三洞神不一定有必然联系。由以上逻辑推论,没有三洞神也可以有三洞经。从史证上说,上清三洞并非三洞神所出。三洞神给予三洞经的是神学基础的意义,是一种再解释。所以,“三洞”一辞从逻辑上说可以在三洞神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它与三洞神的渊源关系只是可能而非必然。后人不必刻意去将其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样的努力可能会妨碍我们去发现新的材料,或者是忽略了某些材料的价值[8]。我同样以审慎的态度看待这篇材料乃至上清三奇三洞说,也是不想从中刻意造作主观的联结以耸动视听。以笔者之功力,未足以推翻学术界流行的见解而独标新议。至于独出新裁,或有之,亦不过摭拾零碎,静观同人影响。

 

注释:

[1]见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1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

[2]见汤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第247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4月版。

[3]分别参见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史》第一卷,朱越利《道经总论》,卢国龙《中国重玄学》,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

[4]见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40页,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此外,小林正美引述了道安《二教论》中的一段文字,似乎也可为卢国龙的说法张目。《二教论》明典真伪第十云:“晋元康中,鲍靖造三皇经,被诛。事在晋史。后人讳之,改为三洞。”参见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第239页,注[6],东京创文社,1990年版。

[5]此处疑有脱文。

[6]这段文字现在《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中的《太上三九素语内咒诀文》中。其文为:“凡学当从下上,按次而修。不得越略,亏天科条。经有三品,道有三真。三皇内文天文大字,九天之篆,黄白之道。亦得控辔玄霄,游盘五岳,故为下品之第。灵宝洞玄,亦元始俱生,渊泉深奥,妙趣洞源,斋净芳兰,五称映玄,拔度七祖,解释罪根,义致真人下降,飞腾太清,中品之妙,下方地仙。上清道经,太丹隐书,凡三百宝名,玉诀九千。此上真之首目,玉帝之内篇。得和名参玉简,录字青宫,白日升晨,上造帝堂。上品之诀。”大渊忍尔是从《无上秘要》第四十二卷中引录这段话的。他据此认为三洞等于三乘。见他的论文The Formation of the Taoist Canon. Facets of Taoismp. 262.我说的矛盾是它们对“洞玄”一辞的使用。

[7]见《六朝道教史研究》,第223页。

[8]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第一卷也提及《大有妙经》中的材料。见该书第541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



 
新闻推荐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
第六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
闽台青年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开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
台湾祭孔引发的随想
第四届世界宗教热点研究论坛召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全国政协民宗委举办第二期少数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佛媛”
谱写宗教和顺新篇章 —西藏自
努力提升宗教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创新发展中国哲学话语
 
Copyright © 2014 by www.zhongda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406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