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道教名山之鬼谷山(云梦山鬼谷洞)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2-18 21:25:09    阅读次数:1079


      鬼谷山,又称云梦山鬼谷洞。云梦山属龙虎山支脉,当地人俗称为云梦山或鬼谷山,因道教仙师鬼谷子曾修真讲学于此而得名。鬼谷洞位于鹰潭市贵溪县冷水镇麻地乡洞源村,鬼谷山峰峦高峻,云海松涛,气象万千,被道教称之为第15洞天。
     
     据《龙虎山志》载:“有信州(州治在今上饶市)鬼谷山者,在贵溪县南80里,第15洞天,号‘贵元思真’。是山周回70里,峰峦郁峻,溪壑幽深,迥出人寰,实为仙府。按《洞天记》:即鬼谷先生修真之所。”(引文出自宋开宝七年,即公元974年,南唐朱涣所撰《贵元思真洞天碑》)。《龙虎山志·水篇》还记载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在此受鬼谷先生学业的遗迹。另外,北宋末龙虎山第30代天师张虚靖曾作《怀鬼谷山思真洞天》诗:“思真洞兮云水深,道人居兮鬼神钦。山花笑兮松竹阴,岩淄潺潺兮千古音。何时一造兮清神襟,攀石萝兮共笑吟。”
    
        鬼谷山胜迹,在历史上曾一度被淹没。直至五代十国后期,当地一位叫刘英的教书先生在云梦山腰的荆榛丛中发现一块古老的残碑,碑石长满藓苔,拂苔即见碑之古篆记载着鬼谷先生当年在此修真讲学之事。消息传开,恰适南唐朝臣陈乔奉敕遍祀名山,在龙虎山耳闻这一发现,曾亲临鬼谷古坛修行醮礼。又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偕刘英先生赴阙将此事奏闻朝廷。时南唐中主李?Z及其子李煜(李后主)号为国主,却又是诗书画之大家,父子二人尤长词名,有“词魂”之称誉。一见这份记载着当年鬼谷先生在贵溪云梦山修真讲学的古篆拓本,非常喜爱。于是由王室成员出资,仿效上清官观规制,在鬼谷洞前修建规模宏大的凝真道观。道门教规亦效张天师为教主的道教正一派。
    
         鬼谷山洞最早确切地记载于唐末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第十五鬼谷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贵元思真洞天,信州贵溪县,真人崔文子治之。”杜光庭为陶宏景七传弟子;崔文子,为汉代方士。另外,晋代郭璞有诗说:“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元代大书法家赵孟俯《鬼谷岩》诗记载于《贵溪县志》:“鬼谷岩前石,唐文字字奇,何当拂苍藓,细读老君碑。”
    
        鬼谷洞位于云梦山腰,洞口不大,口面向上,莹润光滑。洞之上方巨岩耸峙,呈重楼复阁之势,成了这座灵洞的天然屋顶。入洞必须双手并举垂直身子而下,颇惊骇,但无险。洞内光线幽暗,钟乳倒悬,岩景粗犷。成千上万只蝙蝠栖身岩壁,见人四处纷飞,幸而不撞击人体。洞中有块圣石——云梦床,卧在上面,就尤如婴儿在母腹中孕育长大,自然胎息、炼丹。
    
        鬼谷洞外,景象迥异,光线亦颇充足。紫黛色的岩壁上有荧白色日月图像。这一日一月,分列洞门两侧,形象逼真,天然形成,堪称奇观。沿山石崖下还有数座小型石龛,内供石刻神象。从石刻造型推测,当为南唐后期开凿。石岩外侧,地势较平广,似场坪。荆棘丛中有石坛一座,红石堆砌,四方形。传说即当年之苏秦台也。
    
        此外,鬼谷洞侧还有另一奇观——龙藤。此藤约有2000多年,主杆粗大,长约数十丈,循岩攀崖,援树破竹,逞蟠龙曲旋之势,直插入半空,令人啧喷称奇。
    鬼谷洞胜迹,1986年被列为贵溪县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大力开发之中。


 
新闻推荐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
第六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
闽台青年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开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
台湾祭孔引发的随想
第四届世界宗教热点研究论坛召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全国政协民宗委举办第二期少数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佛媛”
谱写宗教和顺新篇章 —西藏自
努力提升宗教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创新发展中国哲学话语
 
Copyright © 2014 by www.zhongda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406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