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重走丝绸路 从大雁塔出发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韩晗    发布时间:2015-01-30 16:00:25    阅读次数:1147


 


 
依据印度佛教“埋雁铸塔”的典故,大雁塔因此而得名。资料图片

 
  开栏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大漠驼铃,古道西风……丝绸之路留下了多少流芳千古的诗篇,又留下了多少荡气回肠的往事!这是商贸之路,是朝圣之路,更是文明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沟通交流的纽带,是中国人得以打量与拥抱未知世界的窗口。今天,当“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回望古丝绸之路上那些东西交往、民族融合、文明碰撞的吉光片羽,或许将会得到很多新的思考与启迪。好吧,让我们现在就出发。

  “重走丝绸路”是我和妻子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在中国,我走过二十多个省份,唯独没有去过大西北,这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自秦汉以来,西北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中心,秦唐的长安、张骞的西行、东西的丝路、昭君的和亲、敦煌的经卷……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缺了这一课,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自然不全面。

  于是,在蜜月旅行之后,我和妻子把在国内的旅行选在了西北。我们首先敲定了几个点:西安、嘉峪关、敦煌、罗布泊、乌鲁木齐和伊宁。然后,再根据这些点组成一条蜿蜒曲折的线路,这大概与古时“丝绸之路”的路线差不多。为了让整个旅程更有仪式性,我们选择了大雁塔作为出发点。

  早闻大雁塔乃是玄奘取经归来时,在长安筑塔存经,依据印度佛教“埋雁铸塔”的掌故而命名的。据说,自唐之后,许多从中原去往西域的客商、使节、僧人、文士,都从大雁塔出发。这高高的塔基,成了一千多年来中华文化西传的一个基点。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雁塔曾经是西安城内最高的建筑之一,但近二三十年来西安高楼林立,大雁塔的高度也不再是风头无二。

  坦诚地说,因为这几年大拆大建,西安古都的风貌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湮灭。孤傲地存在于整座城市天际线的大雁塔顶,因此显得特别孤单寂寥。我们穿越粗糙的仿古老街与喧嚣的夜市,走到大雁塔下时,已是黄昏。

  最早知道大雁塔这个名字,是大约二十多年前在家中的一把发黄的折扇上。折扇上是中国10个最有名的景点,其中包括三潭映月、虎丘、泰山等,大雁塔也是其中之一。塔的样式别致,浑厚大气,气魄不凡,与南方风格的虎丘塔截然不同。但是非常可惜,直至我结婚之后,才有机会走到这座塔的塔基旁。

  黄昏下的大雁塔感觉有些悲壮,似乎与这座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城市有些格格不入。据说,大雁塔刚刚建成的那会儿,就是长安城一道非常罕见的风景,因为大雁塔的风格并非是中国传统样式,而是源自于当时的印度风格。据野史记载,当大雁塔竖起的时候,长安城许多居民都走出来围观,纷纷对这栋奇异的建筑品头论足。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1889年埃菲尔铁塔竖立起来之时,巴黎市民对于这个现代主义建筑的茫然无措,以及上世纪60年代圣路易斯拱门在美国圣路易斯市竣工之后,当地市民如何以异样的眼光审视这个有些奇特的后现代建筑。

  在全球化时代,建筑犹如音乐与绘画,会在全世界流动,这不足为奇。但在西方还处于罗马帝国晚期,中国唐代都城长安却建起印度风格的佛塔,这倒是长安城乃至整个中原极其少有的景象。

  黄昏下的大雁塔,随着余晖,在地面上投下了大大的阴影。站在塔基下,我仰视也几乎看不到塔的全貌。这是一千多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物证。

  唐代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西方的宗教、建筑、绘画、音乐乃至食品,都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进入长安、洛阳、开封等地,滋润着秦岭、黄河一带的中华文明。这也是中华文化形成规模与影响的时代,而大雁塔就是这个时代的独特见证。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这是边塞诗人岑参对大雁塔的描述。“四角七层”的特殊结构,是当时印度建筑风格的体现。

  有趣的是,正是唐玄奘取经的一路,发现“天竺”本名应该是“印度”。在《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中,就有“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日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的记载。由此可知,第一个将印度佛塔在中国“复刻”的设计师是唐玄奘,而为“印度”命名的人,也是他。

  离开大雁塔时,夜色将近。穿越熙熙攘攘的闹市区时,大雁塔依然孤零零地矗立在我们身后,似乎正在为我们的远行而送别。



 
新闻推荐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
第六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
闽台青年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开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
台湾祭孔引发的随想
第四届世界宗教热点研究论坛召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全国政协民宗委举办第二期少数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佛媛”
谱写宗教和顺新篇章 —西藏自
努力提升宗教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创新发展中国哲学话语
 
Copyright © 2014 by www.zhongda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406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