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术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道法术 


《聊斋》《封神演义》都曾“抄”过《山海经》(图)


来源:半岛晨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09 12:58:37    阅读次数:858


 

  随着《捉妖记》和《大圣归来》不断刷新票房纪录,一部经典古籍也再度引起人们注意,那就是《山海经》。《捉妖记》和《大圣归来》的导演在采访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山海经》,周星驰、徐克也是这部书的忠实粉丝,好莱坞大片《博物馆奇妙夜3》甚至直接取材自这部著作。说到这里,是时候该讨论一下,《山海经》对华语魔幻电影的影响了。

  《捉妖记》和《大圣归来》灵感都来自《山海经》

  近期创下华语电影纪录的《捉妖记》的“胡巴”眼下被封为“国产第一萌妖”。此前有说法,《捉妖记》里的妖怪都源自《山海经》。对此说法导演许诚毅曾解释,电影并不是直接用《山海经》里的妖怪,而是根据《山海经》的描述,另外创造了新的妖怪,相当于《山海经》里那些妖怪的“亲戚”,中国终究是要表现中国民俗文化中“万物皆有灵”的精髓。

  《大圣归来》号称改编自《西游记》,但原著色彩比较稀有,尤其是最后的大圣与那只如“巨型沙虫”的怪物的较量,跟原著没有半毛钱关系。根据《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的说法,那只巨大沙虫是《山海经》里记载的怪兽——混沌。混沌是中国上古“四大凶兽”之一,在《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中有着详细的记载。该片创作者表示,混沌是完全遵照书里描写制作的:肥圆,没有五官,长着六条腿。

  奇书《山海经》华语魔幻的最炫民族风

  称之为“奇书”,其实是“奇葩之书”的简称,《山海经》究竟是哪位大神所著早已无从考证,但关于这部书的评价,用“荒诞不经”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山海经》全书18篇,书中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到神话传说一应俱全。以如今的眼光来看,《山海经》称得上是一部玄幻世界观综述,就像很多电影或游戏原创的世界观那样,比如《指环王》的中土世界,《魔兽世界》中的艾泽拉斯大陆。但《山海经》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成书时间,其中包含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

  而《山海经》最知名之处就在于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对七大类中国上古神话做了程度不同的记录,如女娲补天、精卫镇海、夸父追日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均囊括其中,也是第一次可靠的文字记录。因此而言,《山海经》对追溯事物起源的神话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记录,为后来中国神话小说与民间传说提供了灵感来源与素材。

  【深远影响】

  关于志怪小说 《聊斋》《封神演义》都“抄”过《山海经》

  简单而言,《山海经》对中国魔幻电影的影响,存在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的因素。

  间接影响是对中国“志怪小说”的影响。中国古代神话小说中,或多或少都与《山海经》有所关系。这些小说并不是直接改编《山海经》,它们都源自中国的神话传说,而《山海经》的特质在于对中国神话传说进行了系统化的记载,才使得神话故事有着传承下来的可能。《山海经》中包含着丰富的神话思维,对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传统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神话传说中所囊括的丰富的直观想象力和巨大的想象空间常常成为文学的创作素材。因此便有了《西游记》、《封神演义》等著名的古典神话小说。

  而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神话元素催生了大批根据那些神话、志怪故事改编的魔幻之作,包括著名IP“西游题材”,以及徐克的《新蜀山剑侠传》。这就是《山海经》对中国魔幻电影的间接影响,并不是直接地“就地取材”,而是其中丰富的神话素材为中国神话小说和魔幻电影提供了一个创作的平台。

  直接影响则是《山海经》之后的各种奇幻类著作中,对玄幻异兽的“拿来主义”了。中国神话故事中最不可或缺的便是形形色色的妖物,比起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如《白蛇传》、《牛郎织女》等神话故事,那些盛行于明朝的志怪文学中,更是直接从《山海经》中寻找灵感。就拿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来说,其中粉墨登场的妖怪们就有不少风流人士直接从《山海经》中串门而来。

  比如太上老君的板角青牛,来源于《山海经·海内南经》中的异兽“兕”,形容为“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甚至著名九头虫,更是照搬《山海经》中九头怪蛇“九婴”。同理《封神演义》中的九尾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等,都是《山海经》神话的一脉相承。而这些志怪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后,也让玄幻异兽得到最直接的展现。

  关于大银幕 徐克、周星驰都是死忠粉

  话又说回来,《山海经》影响了中国古典神话故事,但在大银幕上,华语魔幻电影并没有过多地将《山海经》中的异兽直接地体现在大银幕上。这其中除了华语魔幻片类型化趋势不甚明显、特效技术工业还未达标之外,更多的还在于古典浪漫主义文化对魔幻电影的影响。

  中国神话故事积聚了相当多而强烈的情绪体验。《牛郎织女》、《天仙配》等爱情故事家喻户晓,也就奠定了中国式魔幻电影的浪漫主义特色。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有相当一部分魔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非像西方那样“半兽人”与奇形怪状的物品充斥其中。东方传说的审美从根本上来说,多数电影中的妖魔,形象总是趋于人类。从而也就有了《倩女幽魂》、《画皮》、《钟馗伏魔》这样以浪漫、爱情为内核的魔幻电影,而对于其本源《山海经》的传承和体现,反而不那么明显了。

  少有的例子,如《西游降魔篇》,将古典名著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异化解析,片中将各类妖物最大程度上的“去人类”化,倒是在今年之前,对《山海经》内核一次最直观的体现,但这样的电影也是凤毛麟角。华语魔幻电影对这样妖怪类电影并未有着系统化的分类,远不如日本妖怪大全在如《妖怪大战争》或动漫《地狱老师》中的多彩呈现。这一点是华语魔幻电影不足之处。



 
新闻推荐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
第六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
闽台青年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开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
台湾祭孔引发的随想
第四届世界宗教热点研究论坛召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全国政协民宗委举办第二期少数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佛媛”
谱写宗教和顺新篇章 —西藏自
努力提升宗教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创新发展中国哲学话语
 
Copyright © 2014 by www.zhongda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406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