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文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精选论文 


刘仲宇:老子“无名之朴”观念 对生态保护的价值


来源:中国宗教网    作者:刘仲宇    发布时间:2016-03-11 13:34:29    阅读次数:834


  关于生态保护,现在不知已有多少有识之士写过文章、发过呼吁,然而,现实与口号的差距却仍然不减。其症结究竟在哪里?笔者以为,有制度、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诸方面的原因,但根本应在于人的心态不对。制度设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与操作,实本于人心。心态不良,其余的一切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今的生态问题那么突出,根本上是因为人们无节制的欲望推动着无节制的对自然的索取,为了功利,不惜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利用资源,从而超出了生态的承载力。人们是不是浑然不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道理呢?不是。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呼唤、曝光、教育、惩治,大多数人都明白破坏生态的严重危害。但是具体到自己身边,当要求牺牲一时之利以换取生态保护的长期利益时,却又舍不得可以立即到手的好处——在偷猎者是金钱,围湖垦田者是收成,地方官员是政绩,在众多的野生动物品尝者则只是口腹之欲。许多人虽知生态保护之理,却不想负生态保护之责;口宣生态保护的口号,却不能付之于行。关键就在于那理不比此利,公心战胜不了私欲。
对此,读一读《道德经》中的有关教导,是十分有益的。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化”,是世界上每日每时发生着的过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人类社会的“化”,与人们的思想意识情感等等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历史根本规律的“道”,常常要通过人们的认识、体悟、掌握,才能合乎常态地展开其功能。“道”推动下的世界不停地处于大化流行之中,而人们的思维情感意志也发生着激荡。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欲”的增长,就是这里所说的“欲作”。本来,社会的发展,在理想中,会越来越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也许人类对于社会是否“有道”的评价,其根本出发点就是当下满足自身需要的可能程度。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欲望又经常会从已有的满足中不断升腾,乃至于超过了正常的限度——既超过了人正常的生活需要,也超出了自然和社会在一定时代可能提供的资源,从而违反了人性和社会运行的法则,那就是“无道”。“欲”在历史发展中的这种两重性,常常使得哲人们既想探其究竟,又想限止其负面的影响。
      当今生态平衡的破坏,正是“化而欲作”的结果,用现今的话语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类欲望过盛造成的。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而从社会层面上说,这种发展又是与整个社会的转型同步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化”的结果,既激发了民众的极大积极性,增进了生活福祉,但同时也唤出了人们心底最凶猛的物质欲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转型,许多原有的规范,显得软弱,甚至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制约力,出现了大量的所谓“失范”现象。于是在农耕时代形成的使人们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的道德观念和信仰依据,纷纷被遗忘,新的合乎现今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宗旨的规范则远未能建立并普遍被人遵循。在这样的条件下,“欲作”的结果,使得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像脱缰的野马,沿着能够找到的最近最广阔的资源的方向狂奔,至于生态,至于环境,都迅捷地被抛到了脑后。没有节制的“欲”,才是生态平衡最强的破坏力。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各种对治之方,但根本说来,须“镇之以无名之朴”,使欲望的烈火稍稍止熄,至少归于合理的限度之内,使心态转向平静。
      所谓“无名之朴”,就是平时所说的大道,也就是在每个人身上体现、固有的合于大道的未经雕琢、未经改造的自然本性。《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云:“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朴”即是道的本然。就其本性而言,人类来自自然,与自然服从于同一大道的支配,自应亲近自然,与自然界包括其中的生物界或今天所说的生态网络友好相处。但是过分的欲望又常使人们远离自然,与生态网络处于对立状态。当今时代,物欲大膨胀,人们过分地追求财富、地位与享乐,而且是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夜之间变成李嘉诚,一生之中享尽所有想得到的乐处,这样便不能不从最基础的资源利用开始,无节制地占有,甚至于掠夺性地开采,使本来已经历数万年人化的自然,更加不堪重负。生态链因此断绝,生物的多样性正在日甚一日降低。常常是一个小小的口欲,就会唤出一个商机,同时也就引发一场生态灾难。而生态的破坏,又反作用于人类身上。无节制地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不仅北极熊正在失去栖息地,同时也造成冰山崩塌、海水倒瀼,直接破坏着人类的家园。此类例子,就像一幕幕活剧,每日每时都在我们身边上演。杜绝,至少是减少生态破坏,可以有种种方法,但绝大多数是在生态既坏之后的补救措施,是扬汤止沸的手段,而非釜底抽薪治本之道。釜底抽薪,就要从降低膨胀的贪欲开始。
      这里说的“镇之以无名之朴”,可以有多重的诠释维度。最简单地说,既然“朴”是人类未经雕琢的本性,那么,“镇”的关键,乃在于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本来面貌,认识到人生的底蕴,而不要将身外的荣华、财物、五官之欲,当成生命的本色。毫无疑义,人们生存于社会,不可能没有任何追求。没有追求的生活,同样是没有希望没有意义的生活。有追求,就有“欲”。问题是“欲”的内涵,以及限度。自从世界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几乎没有限度,而且索取的技术手段与以往相比也已不可同日而语。当驾着鹿拉雪橇的渔猎民族活动于北冰洋沿岸时,当地动物种群在数千年里保持着平衡,而电动雪橇的普及,却使那里的动物成了需要专门立法保护的对象。生态环境,现在已经十分脆弱,其自我修复的能力也相当薄弱,需要靠着人类的保护才能维持。而人类在市场经济中膨胀的物欲,又成为破坏自己心态的消解力量,当然也就成了保护生态的消极阻碍。
      从根本上说,生态的修复依赖于心态的优化,而心态的优化,在当今条件下,固然与人们对生态保护的道理的领悟有关,但更重要的则是担负起相应的责任,避免内心出现欲壑难填的黑洞。所以关键是对于“欲作”的对治。无论从哪方面说,用根本性的“道”来限制人欲,以人性的本然状态消解对身外之物的狂热追求,都是当前生态保护最根本的方法。诚然,老子不是绝对的禁欲主义者,他只是要求寡欲,即将欲望限制在尽可能少的合理范围之内。“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格言,强调降低私念与欲望,才能体悟出道在自身,回归到本性,见到生命与生活的真实价值。而老子“镇之以无名之朴”的教导,则又强调了只有返璞归真之后,才能降低乃至做到无欲。前者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见道;后者为体道无为,无为则无欲,无欲则素朴之性呈现。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关键之点,乃在于“无名之朴”能否在人心中当家。如果真能做到,那么,那些违背自然的贪欲,必然会降到最低程度,对于生态的破坏也会随之降到最低。

人心“不欲以静”,其效用乃在“天下自定”。这里说的“定”,当然不是寂灭,也不是无所作为,只不过是一种内在的协调和谐。道家理想的世界,是万物自然生遂,人类对外物是辅其自然而不敢为,统治者对于百姓是清静无为,达于功成事遂,而百姓皆谓我自然。因此,当物欲降低贪念不起,人类与生态环境才能达成和谐,生态链条的每个环节才能具备自我完善之力。只是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走很长的路。这里的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又在于政府和官员。老子所谓“镇之以无名之朴”,首先是对统治者说的,他希望“无名之朴”即“大道”由侯王们“守之”。今天的官员与老子时代的侯王虽然不同,但在社会职责方面却有共同的地方。

 

(作者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新闻推荐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
第六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
闽台青年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开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
台湾祭孔引发的随想
第四届世界宗教热点研究论坛召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全国政协民宗委举办第二期少数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佛媛”
谱写宗教和顺新篇章 —西藏自
努力提升宗教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创新发展中国哲学话语
 
Copyright © 2014 by www.zhongda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406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