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文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精选论文 


构筑亚洲新未来 宗教不可或缺


来源:    作者:米广弘     发布时间:2016-03-11 23:10:19    阅读次数:1008


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首次开设了宗教分论坛,这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4年来,首次专门开设以宗教为主题的分论坛。分论坛邀请了来自世界三大宗教的六位嘉宾围绕亚洲主要宗教的现代诠释及现实意义、亚洲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倡导“宗教和谐理念”的积极作用等议题展开讨论。
   
时下,“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它让不同的宗教文化交汇在一起,共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绚烂篇章。“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今天在经贸交流合作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的交流合作,特别是民间的文化和宗教文化交流。举办这一分论坛,表明宗教作为影响世界稳定与发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因素,正日益受到各国重视,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忽视的力量。
   
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很多都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国家和平共处,恰恰是通过文化交流,使得“民心相通”,因此可以合作共赢,并反作用于商品贸易,由此带来生产技术的发展,最终形成共同繁荣的大格局。借此平台共商宗教和谐、讲述中国宗教故事,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御宗教极端思想、倡导宗教和谐理念,以此真正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各宗教的对外交往日益增多,中国宗教界积极“走出去”开展宗教学术、文化交流,参加国际宗教组织和国际宗教会议,如“亚欧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世界宗教和平者会议等。如今,博鳌亚洲论坛宗教分论坛是诚心“请进来”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推动亚洲各国树立和发扬求同存异、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宣传共建和谐亚洲主张。
   
宗教对外交流工作无小事。因此,要将宗教对外交流工作与国内的宗教工作相结合,充分认识到我国宗教实况与国际因素的关联点,特别是要考虑到我国已经加入的涉及宗教的国际公约等要求,在处理境内、国内宗教问题时兼顾这些普遍性的规定。在具体交往过程中,要坚守既定原则,遵守相关规定,善于运用对方理解和接受的外宣形式,宣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让对方了解我国的宗教情况,倡导宗教和谐理念,协调各方利益,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要通过论坛借鉴国外各种宗教事务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对交流取得的各方面成果要通过多种渠道吸收和转化,及时指导工作。对交流活动中的重要经验加以发扬,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要坚持按宗教规律做好宗教工作,坚持用法治方式推进宗教工作。要广泛听取与会专家意见,整合在交流中产生的经验和智慧,汇集最具价值的理论实践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宗教对外交流的工作思路和基本方法。要更好地争取国际宗教领域话语权,树立我国和平、开放、包容的对外形象。
   
“一带一路”见证了世界诸多宗教的传播与交往,承载了不同宗教的思想创新与历史进程。今天,丝绸之路在传播中华文明过程中再度焕发生机。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充分表明,人类文明能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交融而丰富。推动宗教对外交流,有利于各宗教各扬所长,在平等、慈悲、宽容、博爱及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增进对话与理解、加强沟通与团结。

积极参加国际宗教组织的和平活动,稳妥开展宗教领域的交流活动,发展友谊、增进理解、广交朋友,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的中国宗教,对于维护祖国利益、支持世界和平的倡议和决议具有深远意义。


 
新闻推荐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
第六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
闽台青年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开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
台湾祭孔引发的随想
第四届世界宗教热点研究论坛召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全国政协民宗委举办第二期少数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佛媛”
谱写宗教和顺新篇章 —西藏自
努力提升宗教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创新发展中国哲学话语
 
Copyright © 2014 by www.zhongda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406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