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民歌——情感酵母——听国交演奏鲍元恺的《炎黄风情》


来源:你好台湾网    作者:晨笛    发布时间:2016-04-13 19:25:52    阅读次数:982


   

        小白菜、小放牛、茉莉花、对花、小河淌水、放马山歌、雨不洒花花不红、猜调……这一连串的民歌,即使你再不会唱,也会不知听过多少遍了,对吗?它串起你的记忆,更激荡起一种每个中国人心中滚烫的情怀!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龙声华韵”系列之《炎黄风情》,暨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音乐会,4月9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出了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先生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2016“国交版”,这场被认为是“教科书级”的音乐会,被音乐界认为是“这部中国民族交响乐经典之作首演25年以来的巅峰时刻”,聆听此刻,恬淡隽永之感浸润着台下观众的心,人们似乎都在忘情地哼唱着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

  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创作的《炎黄风情》作品,继1991年首演以来,通过国内外乐团在世界各地的频繁演出,成为近年来在海内外演出率最高的中国管弦乐作品,但以往为了方便曲目传播和易于国外观众理解等原因,一直并没有完全按照作曲家的原始构思进行二度创作。此次国交找到鲍元恺和汤沐海大师,就做一版最地道的《炎黄风情》一拍即合,对全曲的多个地方进行了更为民族化的调整。

  民歌,是创作素材,更是中国音乐文化和中国人情感中的酵母。作曲家鲍元恺更注重情味表达。《对花》中新加入的竹板可谓点燃了音乐的民族魂,通透脆亮的独特音色和劲道十足的弹性发音绝非平常西洋打击乐器可模拟的原汁原味。《杨柳青》的纯弦乐拨奏、《紫竹调》中长笛改短笛的音色变化、《走绛州》贯穿全曲的板鼓、《夫妻逗趣》中三弦和板胡的嬉戏对唱、钢琴和小堂锣的节拍错位滑稽碰撞都令人印象深刻。而《放马山歌》中首次加入的“吱。。。驾!”“吁。。。”等乐队队员模拟赶马的人声吆喝,更是叫人眼前一亮,音乐带入感十足。

  当晚国交版的《炎黄风情音乐会》,指挥家汤沐海是一大亮点。从演出现场看,全曲织体更为细腻,民族音乐符号更为鲜明。丰富的中国多地区生活背景和长期的国际乐团合作经历,使汤沐海的处理把交响乐团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同时,也确保了中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演绎得精准到位,国交版的演绎非他莫属。一直驰骋国际乐坛的这位指挥家乡情不改,那些渗透于中国人骨髓中的音乐文化,任他走遍世界任何角落都不能释怀……演出中,汤沐海将作曲家鲍元恺的六个篇章对应的河北、云南、陕西、四川、江苏、山西六省区民歌小调的旋律了然于胸地作了最好的诠释,并用身体语言点拨暗示着台上演奏员与台下观众,自己的身心也早已溶化其中。从江南的《无锡景》、《紫竹调》中的小桥流水姑苏人家的情味再到《走西口》、《看秧歌》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气韵,一幅幅中国的山水风情画般地色彩分明、跃然观众眼前……

  音乐会可以说是毫无意外的获得了全场喝彩,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直言:“今晚乐队与汤沐海大师完美的配合让我们随着《炎黄风情》24首享受到了中国最绝美的地域文化,《无锡景》、《杨柳青》那几段江南水乡简直是美的出人意料,再有《走西口》、《兰花花》的戏剧性张力,这不仅是一时美的享受,更对我在创作上有很多的启发,而且就作品新版本身来说,是中国交响乐民族化进程上的又一进步。”

  在演出的第二天,记者晨笛前往国交采访了创作《炎黄风情》的作曲家鲍元恺先生:“我们一直讲了多少年了——‘洋为中用’。在创作这组《炎黄风情》作品时,意图“在文明更替的断层中,让民歌获得新生。在母语文化缺失的时代,用音乐唤醒母语记忆。”他说,“现在,我们接受西方的交响乐已近百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是到了回报的时候了,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2016“国交版”《炎黄风情》算是应运而生,它旨在成为西方学习中国交响乐的教材之一,有助中国交响乐发展从“洋为中用”走向‘中为洋用’,我们是该用西方乐器、西方的音乐形式讲中国故事的时候了!”



 
新闻推荐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
第六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
闽台青年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开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
台湾祭孔引发的随想
第四届世界宗教热点研究论坛召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全国政协民宗委举办第二期少数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佛媛”
谱写宗教和顺新篇章 —西藏自
努力提升宗教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创新发展中国哲学话语
 
Copyright © 2014 by www.zhongda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406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