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术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道法术 


古羌族祭祀文化的遗产—羊皮鼓舞


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瞿学忠、王纲    发布时间:2016-05-16 10:59:51    阅读次数:1956


内容摘要:渭源“打西蕃婆”中的核心部分羊皮鼓舞,因其部分唱词采用今人难以通晓的藏、羌语,较难传习,高难度舞蹈动作更是现代人难以模仿,部分艺人多已年老体衰,难以维系。

  渭源县西部的麻家集镇一带,每年春节娱乐活动除“社火”外,还有一种从公元7世纪古羌族流传下来的特殊歌舞,当地人习惯上叫“打西蕃婆”。因为用羊皮鼓作乐器和道具,所以又叫“打西蕃婆”羊皮鼓舞。

  宗教舞蹈

  渭源县麻家集“打西蕃婆”羊皮鼓舞主要流传在甘肃省渭源县麻家集镇及周边地区。

  据渭源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渭源各地的羊皮鼓舞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特色和样式。“打西蕃婆”羊皮鼓舞主要流行于麻家集镇陆家沟社和周边村庄,“觋公”羊皮鼓舞流传区域较大,范围在渭源县麻家集镇、会川镇和上湾乡,临洮县的三甲集镇也有出现。

  《渭源史话》记载:“羊皮鼓舞”原是羌族“释比”(觋公)做法事时跳的一种宗教舞蹈,后演变为民间舞蹈。“觋公”是一种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宗教师,他既是原始宗教活动的主持人,也是羌族文化艺术的传播者。诸如祭山、还原、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新生婴儿的命名,对死者的安葬和超度等活动,都离不开他们。巫师仅限于男性充任,并可结婚成家。他们没有宗教性的组织或寺院,但要供奉历代祖师。

  学术价值

  据了解,“羊皮鼓舞”在舞蹈时,一般有2-6名掌旗人在前面带路导引,十几名青壮年手持带有铁环的羊皮鼓,一边敲击一边起舞;另有十几名男女儿童身穿彩衣,手执彩巾,扭行其中。一名身着花衫,腰系彩带,手持鞋底针线的“老西蕃婆”,在表演中和男角戏谑逗趣,极尽诙谐幽默,令观众哄堂大笑。鼓手们在身穿翻毛皮袄、手执牛尾佛尘的“老西蕃”的统一指挥下,依次表演“走四门”、“龙摆尾”、“铁绳扣”和“攒八卦”。并连续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起脚跳”等高难度动作。整个舞蹈以圆圈起舞、鼓铃交加为基本特征,舞者动作敏捷、沉稳、矫健、激烈、粗犷、虔诚,歌时不舞、舞时不歌,歌词为祝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之类。

  “打西蕃婆”羊皮鼓舞是研究藏、羌族历史的重要资料,从上世纪90年代起,渭源县就依据“打西蕃婆”羊皮鼓舞编排了大型舞蹈《渭河吉祥鼓》,在甘肃省文艺调演中荣获一等奖。因此,“打西蕃婆”羊皮鼓舞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藏、羌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羌民族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精髓和文化传承群体,对古代巫舞文化的“禹步”及探寻远古氐羌部族舞蹈文化的渊源、传衍、流变、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历史渊源

  据渭源县当地志书记载,渭源“打西蕃婆”羊皮鼓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羊皮鼓舞最早是古羌族遗留下的祭祀文化,到了西羌时代,因为当地先民把羌民也叫“西蕃”,故而叫出这样的称号。

  唐初文成公主嫁藏王松赞干布后,汉、藏结成了皇亲,唐太宗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唐代的西部军政大权可以说全部归藏王掌管了。直到宋神宗时大将王韶受命出师征西,吐蕃败退,西部才回归宋朝。现在渭源县城上关坪还有王韶攻打西羌人时筑起的城堡,屹立在渭源县城北部的山脊上。

  大明朝开国时,朱元璋对西部藏、羌戎等少数名族采取融合策略,并将大量中原汉民西移,终于达到了同化效果,藏民多数汉化,部分羌族人迁移到陕西、四川甚至到了云南一带,少数从事农牧生活。“打西蕃婆”羊皮鼓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演变下,留在了现在甘肃省渭源县麻家集镇一带的农村,生生不息繁衍下来,成了具有古代汉、藏、羌民族交汇地带的特色遗存。

  研究人员认为,“打西蕃婆”羊皮鼓舞的形式高度程式化,反映了当时居民的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在渭源的祭礼活动中可以看到男女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的不同分工,男与女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村领导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地位与关系,村民与外来人之间的沟通以及他们对周围一切事物的态度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程式化的活动本身已经逐渐远离了最初的巫术的实用功能,但由程式化的祭礼所潜藏的传统力量却仍然影响着这一地区集居者的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

  活态载体

  “打西蕃婆”羊皮鼓舞方言唱词中的语言既有古藏语,也带有大量的古羌语成分。史书记载,秦汉时,西北羌族中的一部自高原南迁至岷江河谷,受地理环境限制,这部分羌人逐渐演化成农耕民族。唐代的“西山”就在渭源一带,聚居着众多的土著民族部落,哥邻羌为西山最大部落。吐蕃每攻下一地就派兵驻守,被占领地的百姓和参战的士兵就成了吐蕃将领们的奴隶,可见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呈融合态发展的。唱词中的语言也带有较多的古羌语成分,仅在服饰与部分功能上略有区别。

  渭源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羊皮鼓舞最早的形态可能是古羌部落在游牧、狩猎的过程中产生的祭祀礼仪,也是狩猎文化对于原始歌舞文化重要影响的体现;而至唐或唐以前,南地战事连连,“打西蕃婆”羊皮鼓舞逐渐演变为将士出征前所举行的一种征战祭祀仪式,其形态和内容已经逐渐成熟;而后发展到现在,逐渐形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年节、庆典、喜丧等祭祀仪式,由此可见“打西蕃婆”羊皮鼓舞就是由原始狩猎———古代征战———节日庆典的祭祖祀神的歌舞仪式所经历的演变过程,与数干年来的社会历史发展一脉相承,“打西蕃婆”羊皮鼓舞就是古羌人与藏族历史文化相融留存的重要“活态”载体,这就是“西蕃婆”羊皮鼓舞最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渭源县文化局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对麻家集、会川、三甲集等地所保存的“打西蕃婆”羊皮鼓舞进行仔细对比之后,从中发现以“狩猎”为主体的歌舞可能是古羌文化的体现,而以“征战”为主体的歌舞,明

  显融入了大量吐蕃文化的基因,而以“祭祀神灵”为主体的歌舞则有大量藏、羌文化融合的痕迹,这与渭源地区的历史文化演变是高度一致的。

  传承保护

  渭源“打西蕃婆”羊皮鼓舞是兼具民间和古典品性的综合艺术品种,特别是其中的鼓舞部分,主要流传各类祭祀活动,是古代羌、藏民族典型的标本。明朝以后,渭源地区战乱频发,民族大融合加快,歌舞文明渐趋衰落。特别是全国解放以来,在破“四旧”过程中,这些羊皮鼓舞被当成牛鬼蛇神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濒临失传的边缘,现在能够完整表演的艺人已屈指可数。

  l978年后,县政府文化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重新开始大规模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的工作。上世纪90年代,县文化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抢录了渭源麻家集镇路西村陆家沟社的“打西蕃婆”羊皮鼓舞,经过改编,创作排练了新的舞蹈。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城市化、工业化一同兴盛的各类流行文化,使渭源“打西蕃婆”民间舞蹈等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

  渭源“打西蕃婆”中的核心部分羊皮鼓舞,因其部分唱词采用今人难以通晓的藏、羌语,较难传习,高难度舞蹈动作更是现代人难以模仿,部分艺人多已年老体衰,难以维系。现在确定的传承谱系是:年逾古稀的陆寿乾(现年72岁),跟随师父陆生权(现年85岁)从小就喜欢打西蕃婆,由扮演藏族小姑娘到持鼓击打演唱,最后扮演老西蕃婆,历经50多年。尤其扮演老西蕃婆时,左手拿鞋垫,右手拿钢针纳鞋垫的动作惟妙惟肖,在鼓点的伴奏下扭、跳、唱,表演非常精彩,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影响。随着年龄增大,他把组织群众“打西蕃婆”的活动传给了后辈。



 
新闻推荐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
第六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
闽台青年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开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
台湾祭孔引发的随想
第四届世界宗教热点研究论坛召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全国政协民宗委举办第二期少数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佛媛”
谱写宗教和顺新篇章 —西藏自
努力提升宗教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创新发展中国哲学话语
 
Copyright © 2014 by www.zhongda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406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