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术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道法术 


黄帝阴符经


来源:世界道学网    作者:张绪通    发布时间:2019-11-05 02:55:28    阅读次数:2072


 

黄帝阴符经

(浅论之一)

张绪通博士   十多年前在北京,国务院曾传辉博士送了我一本影印赵孟頫写的《道德经》,只有11X18公分大,正好放在上衣里面的口袋中。由于这本《道德经》方便携带,无论是讲学或旅行都与我形影不离,一则是传辉老弟馈赠之情,二则是赵孟頫行云流水的书法 ,令人百看不厌。所以,每天都有机会翻上几遍。奇怪的是:十几年来,这本书在毫无特别保护之下频频使用,却一点都没有破损,完好如新。有人批评说:"赵字无骨",话里藏机,意思是骂他:一个赵宋宗室,宋亡之后,不能死节,竟然屈身元廷,没有骨头。其实,赵孟頫虽是赵氏宗室,并未受到当局任用,无权无势,不过是一介文人书生。亡国灭家的都是那些昏君谗臣,责任数不到赵松雪的头上。赵家的昏君一个比一个浑,佞臣一个比一个奸,把国家搞垮了,他们才应该是赵家的罪人。宋亡之后,只剩下一个赵松雪,以书画为当时世界各国所崇敬,赵家还只有他,在那种屈辱的环境下,还为国家民族争了一口气。赵孟頫并没有愧对自号"松雪"这两个字。他有诗言志,诗曰:功名亦何有?富贵安足计?唯有百年石,文字可传世。想着他的故事,看着他传世的字,实觉心旷神怡。松雪所书《道德经》后面,还附书了《阴符经》,恰巧都在一个本子里面。这是一种机缘。

  去年四川大学丁贻庄教授来信,要我写些关于《阴符经》的东西。老大嫂既然有命,岂敢推委。只是才疏学浅,只怕有负所期。如今提笔忘辞,不胜惶恐之至。这也是一种机缘。 

  《阴符经》,《道德经》和《周易参同契》同称为:道家三大基本经典。《阴符经》的作者是轩辕黄帝。有人说是他老师广成子授予他的,有人说是九天玄女所赠。也有不少人相信,此经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托名黄帝。也有人说是魏晋时代成书的。可大家都拿不出可靠的证据来,都是猜测而已。既然都是猜测,而最古朴的说法,称它为:《黄帝阴符经》,那么就认为它是黄帝的作品,并无任何妨碍。如果要说得更近似一点,以此经成书在战国时期比较合理。那么就要先提到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邹衍。#p#副标题#e# 

太史公司马迁替他作传,却附在孟子列传里面。传里说孟子的没有几句话,倒是全传大半说的都是邹衍。邹衍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大的红人,他到梁国,梁惠王亲自郊迎,执宾主之礼。到赵国,平原君在他面前侧着身子走路,用自己的衣袖,替他掸拂座席上的灰尘。到燕国,燕昭王为他建造"碣石宫",镶以黄金,来款待他,并且把他尊为师父,亲自服事他。孔子、孟子简直是望尘莫及。只因为他的学术非常特别,王公大人一见到他,就"惧然顾化",就被他的学术所感动。可惜他的著作十余万言都散佚了。邹衍的学术最主要的部分是阴阳五行学说。在后世人们的著作中,大概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什么。后世的王朝都把他"五德终始论",奉为圭皋。即使到现今,他的学说还深入人心,散在到处都是。其实,他的著作并未完全佚失,只是散布在许多不同的地方或以不同的方式,留存了下来。如果《阴符经》里所说的:"天有五贼"的五贼,就是"五行"的话。那么,他那佚失的文字里,恐怕就有《阴符经》在内,也未可知。他并不是一个坐能言,立不能行的人。他曾经当"军师",帮助燕国打败了强盛的齐国。 

《阴符经》历代有很多人注解过,包括诸葛亮在内。到了唐朝,有一位做过刺史之官的李筌注解了《阴符经》,举了很多实例来做说明。于是《阴符经》更受人重视。还有一些传奇伴随着李筌的行动。先是李筌寻访《阴符经》,听说是:魏朝著名道士寇谦之,把一本《阴符经》藏在嵩山的石窟中。他去到嵩山石窟,果然找到了《阴符经》的绢卷。可是用手去拿时,因为日子太久,在手中立时化为灰尘。他失望之余,走到骊山,疲惫不堪,正在一颗大树下休息。不想来了"骊山老母",交给他这本《黄帝阴符经》,并且传授他说:当初是九天玄女传给黄帝的,帮他打败蚩尤,黄帝就用《阴符经》为治国的指导。《阴符经》共有三卷:上卷所演的是"神仙抱一"之术,就是上面《阴符经原文》的上篇。中卷所演的是"治国安民"之术,就是上面的中篇。下卷所演的是"兵法战阵"之术,就是下篇。黄帝深得其中三昧,所以能不死,而且白日升天。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是中华开国的始祖。黄帝发明过指南车,又以天干、地支计年,计时,六十甲子一周,沿用直到今天。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强大的蚩尤,窜三苗于三危,开华夏疆土。黄帝因为有了《阴符经》,所以成为一个人世间最完整的、全善的典型模范。于是李筌回来,下了苦功稽考研究,并写下来他的心得注解,传世益人。"骊山老母"之说,姑且听之,而李筌却的的确确的注释过《阴符经》。李筌的注解,也是后世研究《阴符经》很多人的参考。 

不过,在李筌把《阴符经》注解出来之后,却惹出一个对头来,就是:张果。《唐书》有张果传。他是唐玄宗时代的一位著名的道士,关于他的传奇很多。不知道为什么,他对李筌很有意见,以上皇帝书的方式,把李筌骂得狗血淋头。他在奏章的开头就说:"近代李筌,假托妖巫,妄为注述,徒参人事,殊紊至源。不惭窥管之微,辄呈酌海之见。使小人窃窥,自谓得天机也。悲哉!臣固愚昧,尝谓不然。朝愿闻道,夕死无悔。偶于道经藏中得《阴符传》,不知何代人制也。词理玄邈,如契自然。臣遂编之,附而入注。冀将来之君子,不失道旨。"接下来就逐段批驳,差不多只要是李筌说的都不对,硬要提出一个反对意见。他说他在道家的经藏中,偶然获得一本《阴符传》,不知道作者是谁,哪朝哪代代作品。其实,他们两个人注的就是同一本书。不然怎么语句都相同呢?这恐怕是为了《阴符经》首次出现的,见仁见智的,笔墨大战。开了这个先河,后代不少人都为《阴符经》的含义,根据一己之见而骂人。其实,恐怕就是因为张果的大动干戈,才把李筌衬托得更有名的。骂人的可能反骂了自己,长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张果这样的高人,不知道为什么还那么看不开,那么执着,火气那么大?在本篇文字里,也偶而会提到张果的看法。#p#副标题#e#

 

以后,宋代的诸大名家,对《阴符经》都有过猎涉,象邵雍,二程,朱熹都发表过他们的见解。直到现代,留意《阴符经》的也大有人在,有的,专做考据,有的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譬如有人提议:《阴符经》不是阴符经,而是《遁甲经》,就是奇门遁甲的占卜之学。查"奇门遁甲"唐朝时开始列为禁书。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说:奇门遁甲之书,所在多有,皆非正传。真传不过口诀数语,不著诸纸墨也。只是小说家,假姜太公,借诸葛亮,刘伯温等人的名字,把奇门遁甲喧染成了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魔术。根据烟波钓叟的《奇门诀》?quot;阴阳顺逆妙难穷,..天地都来一掌中。..认取九宫为九星,八门又遂九星行。六甲元号六仪名,三奇即是乙丙丁...。"其实是一本很复杂的占卜之书。也说是黄帝所传,明朝刘基的《奇门遁甲总序》中说:"黄帝梦天神授符,命风后演奇门。...呜呼!分天地于掌握,罗列星于心胸,风雷从其呼吸,鬼神听其指挥。其天府石室之秘文;运筹决算之神算乎?"如天地在掌握,列星罗心胸,风雷从呼吸,鬼神听指挥等等,都是抽象夸大的形容词、广告词,并不能当真的。虽然都托名黄帝,显然《阴符经》是阴符经,《奇门遁甲》是奇门遁甲。其中的哲学有相通之处,格局上很难混为一谈。另有李志军的《从阴符经贼盗思想看环境伦理观念》,说:贼盗思想贯穿(阴符经)全文,隐含着深远的立意,暗合着丰富的环境伦理观念,具有极大的现实启发意义。

 

总之,《阴符经》是一本值得探讨的书。不过这本书的用辞非常奇特,如果不能平心静气来对待它们,很可能受到误导。清乾隆年间,沈裕云在《阴符发秘》序里说得好:"特其造语多奇,用字多险,后人遂于奇险处求之,致滋歧论而反晦其意。"以上简单地阐述了关于《阴符经》的概略,这是背景资料,应该是不可缺少的。#p#副标题#e#

阴符经

(浅论之二)

《阴符经》的开头第一句话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尽矣"是:话尽于此,讲到底,讲完了,引申为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完善、全备了的意思。只要人能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那么一切的一切都就成了。这好象是一句结尾的话,而把"结论"放到了"前言"的位置,这是一奇。 

观天之道的观,执天之行的执,都是人的行为,要人去观,要人去执。意思是:以"人"为主体,去观察,稽考,分析,体会,领悟和认识宇宙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和原理原则,然后照着这个规律去操作,依着这个原理原则去实行,那么,做人做事,一切的一切都就完善、全备了。如果大家记不住本经下面的一些细节,只要时常记住这一句话,也就不错了。作者把它放在开头,好象是一句格言性的警语。也好象是一个当头棒喝,让人们好好的去想,好好的去做。同时,恐怕还有一个重要的提示:就是要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能力去实际的发现,认识和实行。这里并没有丝毫的神灵,密教和迷信的成分在里面,完全是实证的,科学的,透明的"人的"措施。所以把它放在开头,很可能就是叫人不要走歪路,求捷径,白白浪费光阴;而是叫人正大光明的,实实在在的去观,去执,以期达到人类最完善和全备的境界。 

中国古人对宇宙的研究,很早很早就已经开始。历史证据显示在纪元前四千年就有中国与古埃及人互相讨论天体和金字塔建造的资料。阴阳的概念和使用也早在一万年前已经形成。不过中国人研究宇宙自然,总离不开两个基本原则,就是:注重它的平衡原理和要它直接对人生产生效应。西方的研究则不然,纯物理学,纯数学,和人事几乎豪不相干。即使有一天真的能乘飞船去月球或火星,其目的不外是为了战争,物资与金钱。在《阴符经》里也说得很清楚:"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之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这个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这句话就充分概括和说明了,中国人研究宇宙自然的原理法则,主体是人,目的在于定人。所谓"天之道",是由"人"所创立,然后由"人"来运用,以达到安定人之目的。就是:基于对天道的发现,认识和实行,来奠定和加强人的身体健康和寿命,进而使人的社会、国家机能达到平衡,为全体人民谋取长治久安的幸福。这也是《阴符经》的一奇,它非常坦率,直接而大胆的作了这样鲜明的宣告。#p#副标题#e#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之于天。"《阴符经》在说了"观天之道"之后,马上接着说:"天有五贼"。把天之道的内容,具体的放在"五贼"的上面。那么,五贼到底是什么呢?过去解经的人们,百分之九十八都承认:五贼就是五行。就是《阴符经》本身也说过:"火生于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称五行,偏要称它五贼?这恐怕就是《阴符经》的又一个奇。 

阴与阳的概念是中国哲学特有的大发明。开始在非常非常古远的时代。阴与阳除了它们本身的对立和统一的原理外,又分两路展开。一路是:数学的展开。例如阴与阳的三次方,是八卦,六次方是六十四卦,构成了整个《周易》的思想体系和它的实用价值。另一路是物理的展开,就是: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在黄帝的时代有没有?现在还没有特别的证据,说它一定没有。不过,根据黄帝的政府分为五个部门运作,就很有五行的痕迹。早在《书经》的《洪范》里,就有五行的说明。《春秋.左传》里不止一次的提到五行的运用。此外,《管子》,《孙子》都提到五行。可见五行学说不是战国时候才有的,更不是邹衍的发明。现在让我们先看一看什么是五行。五行学说可以分成下面五个部分来了解: 

(1)五行的基本名称:木、火、土、金、水五个基本元素。英文是:Five Elements。木是一切植物,甚至生物的代表。火是一切热量的代表。土是砂土,地球承载万物的基本物质,可能在别的星球上也有这种基本相同的物质。金是一切金属和矿物的代表。水是一切液体物质的总代表。宇宙是这五种基本物资或元素所组成。 

(2)五行的阳性循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一直循环无穷。譬如:木柴的燃烧,是火的基本来源。火的结果是灰烬,也是土的最大部分的构成。矿产是从土地里生成和挖掘出来的。金属和矿石在极高的热度下,变成液体。水既是液体的总代表,一切植物或生物又必须依靠水而存活、生长。 

(3)五行的阴性循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一直循环无穷。克有时用"胜"字来代替,如:木胜土。有时也说木制土。例如《左传》哀公九年,史墨说:"水胜火,伐姜则可。"如果五行只有其阳性的循环,只能相生,一直生下去,必定越滚越大,成了个大雪球,可以大到"其大无外"的无限。如果五行只有其阴性的循环,只能相克,削克的结果,就越过越小,一直小到"其小无内"的无限。如果五行依照阴阳的原理,既相生也相克,就能保持事物适度的平衡。在西方和印度哲学里,只发展到:"四行"(Four Elements)。就是水,土,空气和火。其实空气与火可以算作一个元素,那么,他们只有三行,永远达不到平衡。所以,他们思想里根本没有凡事讲究平衡的要求存在。凡事要求平衡,当作一种理念追求的,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色。#p#副标题#e#

 

(4)五行的反贼:在一定的条件下,五行不能相生,也不能相克。譬如:金克木,并不是,金一定可以克得到木的。如果用铁锯子或斧头,多大的树木都一定可以砍倒。如果用一个小小剃须刀片去砍坚实的柚木,不但木不受丝毫之损,那小刀片必定断碎折损。这时的金不但克不了木,反被木克。在这种情况下,其专有名词叫做:反贼。又如:杯水车薪,那一杯水,不但灭不了一车的火,那点水立即被烧干。再如:烧掉一棵草的灰土,想用来增加大山的高度,那棵草算是白牺牲了。诸如此类。五行的阳性循环或阴性循环都是普通平常的运动,唯有在条件反射之下产生的"反贼"现象才是突出或不平常。宇宙之间普通平常的现象反而不如突出不平常的现象惹人注意,因此,五行运行里的反贼现象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也是在五行运用里必须时刻注意的事实。《阴符经》称五行为五贼,虽然又是一个奇语,却又是用意深刻的。 

(5)五行的运用:大致可以分为下列甲乙丙三类。(甲)五行在自然界里,是木,火,土,金,水。运用在个人的身体上就是:肝,心,脾,肺,肾,五脏。用在食物和药物上就是:酸,苦,甜,辛,咸,五味。此外有五音,五色,五谷,五穴(针灸治疗用穴位),五果,五畜....。中国的医学和膳食学就都是根据五行的运用而发展出来的,下面还有更多的说明。(乙)运用在管理学上,有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的人(参看《黄帝内经.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第64)。任何机构,不论现在设有多少个部门,而职务的分类,基本上只有:计划(木),行政(火),制造生产(土),监督,审计,赏罚(金),和财政金融,会计出纳(水)五类。如果五类职能没有偏废,又能用五种适当类型的人服务于适当的职务部门,便能自自然然的成功兴旺,否则必定失败殒灭。(详情参照拙著《管理之道》)。(丙)运用在政治上,有五德相胜,朝代的变更,都根据五德相胜而来。这就是邹衍的五德相胜学说。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个性德,如果它以金德王(动词)天下,那朝代的服色、旗帜等都尚白,以土德王天下,则尚黄,火德王天下,则尚红...,以证明本朝政权在天地间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以火德王天下者,可能被水德的新朝所代替,这是被水德之人以武力革了命去。如果是自己里头的人壮大起来,和平转移了政权,那么,新朝必定是土德之人。譬如汉代刘邦以赤帝斩白蛇起义,刘邦打进了咸阳,灭了秦朝,是以火德王天下。那么,秦朝算是金德。周朝是以土德王天下,被秦朝取代。秦本是周王的附庸,在周的西边,祠白帝,都属金。秦取得天下并非直接从周王手中直接抢过来,而是受周"培育"出来的一个势力,她从诸侯手中取得天下。所以短暂的秦朝是曾以金德王天下。中国从前历朝历代,都为这件事伤透了脑筋。改朝换代,也都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预测。#p#副标题#e# 

《阴符经》以五贼来代表五行,是以五行的反贼的意义,来特别突出五行。在《道德经》里,老子从未直接提到五行这个名词,不过连连说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12章)。虽然没有叫名说五行,而五色,五音,五味根本就是五行。没有基本的五行,根本不可能有五色,五音和五味。唐朝李筌注解这里说:"人因五味而生、五味而死。五味各有所主,顺之则相生,逆之则相胜。久之则积气薰蒸、人腐五脏,殆至灭亡。后人所以不能终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厚矣。是以至道淡然,胎息无味。"这是根据《老子》来注解五味,五行,以至于五贼。除了太嫌简单了一点,基本上没有错。可是张果说他:"李筌等以五贼为五味,顺之可以神仙不死。诬道之甚也。"其实李筌被冤枉了,他并没有说过,顺五味就能不死。那么张果说什么是五贼呢?他说:"五贼者,命、物、时、功、神也。"这恐怕是在过去诸种注解之中,唯一把五贼注成:命、物、时、功、神的,而为什么他们又有贼的意思呢?很含混。当然人们可以任意体会五贼的定义,不过分析来分析去,还是觉得把五贼解为五行,比较合理,合适,也比较言之有物。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从个人的角度来运用五行,使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就是个人的"昌"。进一步怎么来具体运用,就一定要从《黄帝内经》中去体会了。综合《素问.脏气法时论与宣明五气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所有入口的营养,根据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性味为媒介,被导入五脏,使人生存、强壮。

(2)五味所禁:酸走筋(肝主筋),筋病毋多食酸。咸走血(心主血),血病毋多食咸。甘走肉(脾主肉),肉病毋多食甘。辛走气(肺主气),气病毋多食辛。苦走骨(肾主骨),骨病毋多食苦。

(3)五味所宜: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霍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芥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这里给人一个基本准则,平常该吃些什么为宜。

(4)五脏补泄: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泄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泄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甘补之,苦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泄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泄之。这是说,一旦遇有病变不适,吃些什么可以立即补救。

(5)五常平气: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以上是对五脏正常状态的形容。要求五脏必须随时保持正常状态,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过尤不及,就成为病态(《素问》五常政大论)。就必须用(4)的方法马上补救。同时,膳食之中,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呆)。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素问》生气通天论)。以上是偏食的害处。至于"五味"并不单指味道而言,"味"是性味的意思,天下所有的食物都可归类于五种性味之中。譬如,所谓:"味过于酸",是指吃多了酸性食物,或太爱吃酸性食物。五种性味的食物的归类可以列出一个表来,由于篇幅题材所限,详细资料请参看拙著《膳食之道》一书。所谓:病从口入,民以食为天。膳食是人生第一件大事,与生死存亡直接有关,五行学说是膳食学的指导原理,见之者昌。#p#副标题#e# 

人活着不止单靠食物,除了"形",还有"神"。肝主怒,怒伤肝,悲胜怒。心主喜,喜伤心,恐胜喜。脾主思,思伤脾,怒胜思。肺主忧(悲),忧(悲)伤肺,喜胜忧(悲)。肾主恐,恐伤肾,思胜恐。五种心理状态和五种生理状态互相结合,这是中国独有的精神病理学。在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上,提供了极其合理和有效的途径。有待后贤更多的发掘! 

为了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除了注意饮食,和精神状态外,还有就是运动。中国王道的运动法,也在五行的指导原理之中。详情请参阅拙著《自医之道》一书。此外就是随时留意四时,八风的外邪侵扰。总之,《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章有一句总结的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五行),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神与形俱,而终其天年,百岁乃去。"可以说,健康长寿之道,尽于此矣!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不用李筌或骊山老母说,《阴符经》的第一部分是著重在人的健康长寿,《阴符经》注重人的"身"体,健康长寿,是很昭明彰著的。其实,一言以蔽之,人如果没有健康长寿。其他什么也不能算数的了!这点,正是后阴符经的可贵之处! 

宇宙自然不知道有多少亿万年了,窈窈冥冥本是一片寂寞。自从有了人类这个万物之灵,什么都产生了意义,宇宙里再没有意义的东西也都会活泼了起来。在太空舱里,地球除了长城以外,什么也看不见,人类更是极其渺小。虽然,到太空飞翔的,毕竟还是人类。中国古人把宇宙放在阴阳和五行的定律中,从而追求"平衡",务使人类的生活更简易,更丰盛。所谓:人定胜天。终有一天,人类可以更多的掌握宇宙,让宇宙提供一切它的丰富为人类的幸福服务。所以,《阴符经》的最先的论调,就是:五贼在(人)心,然后,施行于天(宇宙)。五贼是人心的认知而来,然后施行于宇宙的。宇宙自然是个太过庞大而空洞的东西,最聪明的办法是找出它的枢钮所在,就是它运行的规律。掌握了宇宙的枢纽,就等于掌握了宇宙。阴阳.五行是中国哲人掌握宇宙的枢纽,是中国人独有的最伟大的智慧。因此,几千年来中国人可以骄傲的说:宇宙在我的手中。我的身体和宇宙万物成为一体,宇宙在乎(我的)手!万物生乎(我的)身!这是中国人的独特的宇宙论,生命论,价值论和目的论。它既是可以充分认知的,也是可以充分实行的,而且是充分有效的。#p#副标题#e# 

不论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不论宇宙有多庞大,中国哲人以"人"为宇宙的中心。宇宙没有人,不过是一片无意义的死寂!这等于美国俗话说:You nailed, hit exictly on the head!(槌子正敲到钉子的头上了)。《阴符经》说:天性,人也。反过来说:人才是天性。因为,只有人心才可以发现,认识和掌握天性。那么,人心又是什么?

《阴符经》说:人心,机也。李志超在《天人古义》中说:在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很细微的东西,它位于事物运动变化的中枢,具有"以微制著"的功能。它的状态的改变,影响并决定着整个事物的运动变化。这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机发’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果,是西方没有的。"我曾有机缘,在合肥和李教授当面讨论过并赞扬他的这个"机发论"。"人心"能发现,认识并掌握宇宙,却在于一个"机"字。上面刚刚提过的"机缘"这个词汇,在洋文里也是找不到的。 

《太公六韬》:"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三国志.蜀志.刘先主传》"睹其机兆,赫然愤发。"《三国志.魏志.武帝传》:"太祖少(年少时)机警"。《列子.仲尼篇》说:"大夫不问齐鲁之多机乎?"张湛注:机,巧也,巧能之人也。《庄子.至乐》:"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成玄英注:机者,发动,造化也。《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仁;一家让,一国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郑玄注:机,发动所由也。《素问.离合真邪论》:"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头)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张隐庵注:取针之速,间不容发,故曰知机。综上所述,"机"的定义,大致可谓:机者,事物变化的关键与其隐秘的朕兆,可为智能之人所迅速发现掌握者也。 

人心者,是人的知识,感觉一系列的经验程序。譬如:人是一个主体,他买了一束美丽的香花。一束花是客体,它本没用什么美不美和香不香。而是这个主体根据自己的知识,感觉和经验的累积,认为:它是美丽的花,而且香味也很好闻。(也可能有人因为患着敏感症,见着这花就眼泪鼻涕,喷嚏咳嗽,这束花就成了他的恶魔,根本不可能产生美与香的观念。)于是不惜花了一定的价钱把它买了下来。买下来之后,他没用把它丢掉,也没有把它送任何一个别人,或自己留着欣赏,而是把它送给了一位特定的、为他哀哀煦劳的、无条件慈爱的母亲。母亲接受了这一束花,看着,闻着,微笑间,眼睛湿了。这束花,在被那个人定义为美丽的、香的花之后,带着一切的历史和代价,被送给了他最敬爱的慈母。如果我们把这个主体的心理过程,每一个片段,都加以个别分析,那么,每一个片段都有过他的知识,感觉和经验的过滤程序。一直到他决定把它送给了母亲。同样,在母亲接到花的同时,母亲看到的是花,可是她的脑筋里就在那霎时之间,反映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种种知识、感觉和经验,于是她微笑间,同时,眼睛湿了。如果我们把从买花到眼睛湿了,都用录像机录了下来。放映给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看。看完之后,张三哭了,李四很感动,王五没有怎么样,赵六根本没有注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同样一起看了录像,结果之所以都不一样,是因为各个观众自己的知识、感觉、经验背景都不相同。于是人也有了智愚,贤不肖,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与不知不觉的分别。同样,宇宙并没有自己写个边幅说:我是以阴阳五行的方式来运行的。这个阴阳五行隐秘之机,是中国哲人经过一番知识,感觉和经验的,反复验证而得出的结果。其后又写在书中,有的人一触即通,有的人要经过反复思索,有的人能立即运用,也有的人把它全当耳边风,也有的人却会嗤之以鼻,这也都为意中之事。 

不论《阴符经》是不是九天玄女传授给轩辕氏的,如果轩辕氏得到它,经过一番琢磨,就能够立即身体力行,怎能会不成为黄帝呢?姑且不说黄帝,后世许多名人对《阴符经》都有相同的、特别亲切的感受!#p#副标题#e# 

阴符经

(浅论之三) 

天,这个字在古典里,基本上有三种用法和意思:一是笼统的指宇宙大自然说的。一是指覆盖在大地上面的天空,空间上不超过太阳系。一是指带着人性思维,却主宰着宇宙的大神(上帝)。譬如,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汤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论语》尧曰)。上两句话是说:尧传位给舜的时候,对他说:"唉,舜啊!从现在起,天命运数都在你的身上了。你要心存信实,守住大中至正的道理。如果四海的百姓受到困苦贫穷,那上天给你的地位福分,也就便永远终结了商朝殷汤祭告上天时说:"我,小子,殷履,敬用黑色公牛作为献礼,谨敢明白的告诉您伟大的上帝:对有罪之人,我不敢赦免他。天下的贤才,都是您上帝的臣子,我不敢隐蔽压抑他们,必定按照上帝您的旨意选拔任用他们!"。这里的天和上帝都是同一个人。以及在黑暗时代里,哀哀无告的贫苦百姓所喊的:"天哪!老天爷啊!您睁睁眼吧!"和皇帝们祭告是也是一个人。

在前面《浅论之二》里,我们讨论过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天,是笼统的宇宙自然。现在我们要看的是"天发杀机"的天,是指我们头顶上的太阳系的天。中国古代的传说,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共工氏头触不周山,而天柱折,于是天塌西北,地陷东南等故事。共工氏的头碰到了不周山,把天柱碰得折断了。因此中国的地理形势,西北高崇连天,是世界屋脊。东南低陷,频临大海。这是根据中国的地理形势编造出来的故事。而女娲补天,根据张湛的解释是:五色石,就是五行,所谓补天,并非一定是说具体的以物质器具来修补,实际上是以五行的哲学理论作为意识心态上的补充。从这些故事的传说来看,中国古人并不认为天是个完美无缺的东西,碰了也会损坏掉,损坏了又需要人来修补。《淮南子.览冥训》说:"往古之时,四极废(塌陷),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描写火山、洪水的时代)。猛兽食良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发动洪水之怪)以济冀州(中原),积芦灰以止淫水(修堤填土疏导地上积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良民生,补苍天的最后目的和效果是良民生,女娲成了中国古代一位开天辟地,除灾安民的大英雌。同时说明,天地都是由人来开发和平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p#副标题#e#

 

中国人自古就根据太阴星(月亮)与地球运行行事,在夏朝正式制定了历法。就是阴历,现称农历,历代虽有部分修改订正,却一直沿用至今。中国古代对这个夏历非常自豪,称为:正朔,代表国家民族的尊严。四夷臣服于中国,第一件大事,就是要他们改历,奉中华的正朔。民国以来,自动奉了西方的正朔,夏历沦为附庸。只是民间对于阳历年,不过就是有个假放而已,还是对阴历年(现称:春节)隆重从事,此外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依旧踵事增华,按照夏历过日子。日本则根本彻底取消了阴历,根本切断了与中国的血脉,一面倒向西方。西欧根据太阳星(太阳)与地球的运行,创造了阳历。偏差极大,每四年就差误了一年,就要闰一年,把那闰年的二月改为二十九天,以资识别。阴历要闰月,比较不规则,而差误较小。阳历闰年,可以马虎过去,使用上好象比较方便。不管什么历法,虽然都是不能十全十美,但总以误差越小越好。为什么要有历法?主要是为了便利农耕,还是为人民。中国以农立国,阴历是很重要的。

《周易.复卦》:"七日来复"。七日一周,根据日月和五大行星,周而复始。周日,是太阳日,称为:日曜日。周一是月亮日,称为:月曜日。周二是火星日,称为:火曜日。周三是水星日,周四是木星日,周五是金星日,周六是土星日。五星也就是五行。现在中国人习惯以星期一、二、三...相称,或根据基督教的礼拜,称为:礼拜一、二、三...。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日、月、五星的由来了。其实我们每天一睁眼,就生活在日、月、五星的太阳系里。地球自转一周是十二时辰,廿四小时。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分别有春、夏、秋、冬,四季寒温。太阴绕地球一周是一个月。人造的最准确的时计(钟表)都必有差误,只有日、月、地球自转、公转,分豪不差。然而,地球的上空除了日月星辰以外,还有三流:第一是气流,气流夹带着风雷云雨,大多是东西行。第二是湿流,湿流就是大气里的含湿度,也包含温度,大多是南北流。第三是尘流。尘流是沙尘,可能从太空来,如太空中千万的流星陨石,化为沙尘;可能从地球的另一处随风飘流而来,一夜之间可以积成四至六英尺厚。专就气流而言,中国有句谚语:春东风,雨祖宗。又说:紫气东来。因为太平洋在中国东南面,气流夹带云雨,由东而来,特别是在春季。而美国则恰巧相反,是紫气西来。太平洋在美国西面,气流夹带云雨从西而来,至东而止。而且大部分的气流都是从中国,经夏威夷来的。最近美国西岸海水中发现从中国飘来的工业废料,可见全世界呼吸的是同一个空气,喝的是同一种水,四海相通,实在并没有严格的畛域可分。因此,美国狂轰猛炸伊拉克,科威特的油田起火,印度与中国则遭受空前的大水灾。#p#副标题#e# 

《阴符经》说:"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另本作:星辰殒伏。)。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张果老说:"天机张而不生,天机驰而不死。天有驰张,用有否臧。张则杀威行,驰则杀威亡。"由于"天"并非完美没有缺陷,所以天色不会常蓝,也不会长久阴雨缠绵。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长久不变),而况于人乎(《道德经》23章)"。所以这里"天发杀机"的杀字,不能当杀死或除灭讲,应该当变化、反常,甚至当反弹讲。就象张果老所说的弛和张,有时正常,有时反常,既有正常就必有反常。既有惠风和畅,就必有飘风骤雨。引申来说,天时的正常与否,与人事息息相关。天、地与人息息相关的观念,在中国很古很古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一直到汉朝的董仲舒作成了一套《天人感应论》,汉武帝奉行了这种理论,就成了中国官方定制。不过《天人感应论》除了它的哲学部分外,竟然成为宗教式的信仰,近代科学的成分不多。到了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天灾地变,接连不断。他却大胆推翻了《天人感应论》,说:天灾地变与人事无关。清末以来,欧学东渐,很多人根据西学大大赞赏王安石的"新学观点"。 

不过科学发展到现时,又有了很大的改观,似乎又回复到了很严肃的《天人感应论》了。譬如,由于资本主义引发了工业革命,而工业拼命发展的污染竟成了尾大不掉的大问题,大灾难。仅就"石油"一项,除了因它制造了许多抢夺的战争外,其对大气,河流,湖泊与海洋的污染不算,单只说它造成的地球升温,已经使北极的积冰,消失了百分之四十。仅只这一项危机,影响了整个世界风云气候,旱涝不时,就足以毁灭整个人类的生存(包括癌症已成了急性传染病)。美国近年来设法把污染严重的工业推到其他国家去发展,既可以利用当地国的廉价资源,又可以免除本国的毒害,一样可以坐地分赃,独享富贵荣华。可是到底人算赶不上天算,美国政府两天前宣布:由于美国五十几条河流湖泊,经查出受到极严重污染,鱼虾含水银量极高,发生致癌及其他严重疾病的事例直线上升,故而禁止人民食用。如是发出一纸禁令,于事何补?应该回头去找缘由,切断病根才对呀。参议院阿利桑那州共和党参议员Sen. John McCain 认为严重情况已经到了不能再事容忍的地步,今秋要在国会里大闹一番。试问美国政府是代表谁的政府,要去违反资本家的利益,这点是一万个绝对做不到的。  

科学家警告:现在地球的上空已经存在三千多颗人造卫星,这些卫星不久都要相继变成剧毒的废料,堵塞在太空之中。而新的一代一代的人造卫星还待继续升空,毫无控制。大则准备着在太空战争;小则猛打手机,人类颇以此自豪。譬如,人人在人前猛打手机,洋洋得意(据美国研究调查结果:打手机的百分之98都不是为了什么正经事,大多是在无谓的聊闲天,包括打情骂悄,甚至于叫熟食外卖–意大利的皮萨饼。)可他们哪里晓得,在开车时边打边开,招摇过市,好不神气,除了手机可以导致脑肿瘤而不自觉,和导致车祸丧生外,天空不久的将来又将成为尾大不掉的局面,剧毒的废料就会回馈到地球上来,产生更多不可收拾的灾变。凡此,现代的新名词叫做:环境科学。依照目前环境科学的发现,短短的一百年来,人类已经把这个天地,糟蹋得无以复加,罄竹难书,说不胜说。然而,天、地、人都有自我调整的本能。人类的过度反常行为,随时都会受到天地的报复,反弹,严重到可以使人类完全毁灭。等到天发杀机,它的连锁反应,地也必然发动杀机,山崩地震(狂轰猛炸,影响地壳驰放压力。还有某国以潜水艇在深海之中用核子导弹射击中东一国的地层根基,故意人为地制造一个极大的地震灾难。),洪水猛兽,旱涝不均,恶疾泛滥,人民疾苦,于是争夺以至于争战,节节高升,这是人发杀机,天翻地覆的时候了。人类不断剥削、虐待、糟蹋天地,就必然遭受天地反弹、反贼,最后还必然是人类遭殃。最不值得的是,由于极少数资本家的贪婪,和他们御用的政客们,而驱使浑浑噩噩的广大人民群众,跟着他们趟混水。人民什么富贵荣华也没能得到,就做了不知道为什么而死的冤鬼。环境科学的意义,不能只是少数学者发表议论的园地而已,它应该更有哲学意义,就是明白的指出环境恶化、殒灭的根本原因所在。彻底说明资本主义的罪恶和资本家的丑恶面貌,唤醒群众,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家园。人类若是能进化到这个地步,能够天人合发,于是万化才可以定基,人民才有机会享受最高永久的幸福。天人合发是人类需要去行顺天理,合人情的事。合理的互相配合,依照规律互相补益,于是万物和人类才能合理的永久长存,发扬光大。#p#副标题#e# 

论者或谓:你把石油说得如此不堪,岂不知石油给人类带来多少方便与繁华,就拿塑胶一项来说,都是现代人生不可或缺的东西,飞机、汽车、工业、战争,那样不需要石油?再说远古的《阴符经》作者哪里懂得什么石油,你这样谈《阴符经》,未免有生搬硬套之嫌!

其实,我所谈论的不只是石油或人造卫星,这些不过是随手拈来的事例而已,重要的是谈原则。千万不要低估了古人,古人对"生态平衡",保证对资源利用的持续和稳定观念,不比现代人差,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譬如,利用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的原理,来掌握平衡原则。一再强调"不可竭泽而鱼""不可焚林而狩"。庄子的寓言说:那个中央之帝的浑沌,被南海之帝的倏,北海之帝的忽,以人为的工程,好心的去替浑沌凿开七窍,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他们以己意为中心的强行开发,即使不是恶意,也足以促使自然生成的浑沌死亡。《庄子.秋水篇》以河伯河和北海若的对话,更说得明白: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徇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就是说:牛马有四个脚,这就是:天生自然。而络马首,穿牛鼻,则是:人工的所作所为。所以说:不要过分以"人为"去破坏"自然",不要以目前的"事故(过分发展)"去毁灭"生命(破坏永久生存)",不要以"暂时的利得"去毁掉"永久的信誉(物资资源)"。这就叫做:反扑归真。周武王在革命成功之后,马上下令"放牛牧马",与民休息。为的是要使天、地、人有个透气复苏的机会。

 

反扑归真,用现代科学的解释,可以分三点来说。天地万物之所以生存而欣欣向荣,有三个原则:第一是循环原则。譬如,海洋蒸发水汽,于是油然作云,沛然降雨,滋润大地,生殖万物。多余的水则归于溪泽河流,复回大海。如有多余的海水,就化为冰,储存在南北两极。周而复始,亿万年不改。第二是还原原则。譬如,大地上有碳、氧、氢、氮等重要元素。氧气被动物、植物吸收后,放出二氧化碳。植物吸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面放出氧气,一面让动物吃了植物,又把二氧化碳排出,回到大气之中。氮气在空气中是固氮菌,变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植物又被动物所吃,动、植物的排泄物或死亡后的遗体,又被细菌分解,成为氮,返回到大气之中。以上是最简单的还原方式,还有比较更为复杂的交错还原方式,兹不多赘。第三是再生原则。所谓:网开一面,不可斩尽杀绝,"竭泽而鱼"为同一原理。譬如,在美国吃螃蟹,总是吃不到有黄的。后来才知道,法律规定,捞蟹的渔民看见母蟹必须丢回水中,以资繁殖再生,使螃蟹可以源源不绝的供应。如果发现只顾人的口福,出卖有黄的母蟹,就会处以重罚。总之,如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德经》第16章)"。庄子说:"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地,一气耳(《庄子》知北游)。"列子说:"万物节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变化)。始卒若环,莫得其伦(《列子》寓言篇)。"可见现代人所知道的,古人早就知道,而且说得明明白白。因此,凡合乎以上三个原则的,是使天地万物生存的,是好的;违反或堵塞以上三个原则的,是使天地万物毁灭的,是恶的。#p#副标题#e# 

石油,根据科学家的认识,是天地花了两亿年才生成的成果。它有保持和稳定地轴旋转的作用,有人称它是地球的血液。如今人类发现了它,煮鹤焚琴,竟把它当作燃料来烧了。与它的附带产品,的确给予人类不少方便。不过至今才不到一百年,就把可以抽到的石油,用掉得差不多了。且不论那时会不会使地球"变轴"(地球变轴之刻,即是万物毁灭之时。),仅就要两亿年才"复生还原"这一点,就违反了上述的三个原则。以石油当作燃料,其衍生物质,排在大气之中,化成剧毒,伏藏在动植物的身体中,水源中,五百年都无法化解。仅就汽车、飞机的排气里,所含的M.T.B.E这种化学毒物,一碰到水,就化合成永不可分离的粘液。人身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水份,吸进了此物,立即化合,产生顽固哮喘及肺癌,进而毒素扩散,滋生各类型的癌症。试问近百年来的癌症是不是事实?病例是不是在直线上升?谁都知道,石油有时而尽。越到快用完的时候,越紧张,价钱越贵,因争夺石油而引起的战争就越频繁,越激烈,越残酷,甚至于要动用核子。从而对天、地、人的危害,根本无法估计。人类不是没有智慧去发明和使用更好的代替品,只是被垄断石油的资本家大佬们卡住了。谁想发展新燃料,谁就马上破产。谁要是研究得差不多了,就立刻失踪?quot;自杀"了。石油是谁都不许染指的禁物,里里外外都是充满了恐怖与死亡。这个天、地、人,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被极少数的贪婪者,押上了法场?即使在最不济的情况下,记得抗战时,中国后方没有石油,中国人竟把汽车稍微改造一下,用木炭燃烧,照样开车。巴西长期以来都用酒精开车,坐车的人象似坐在花园之中,香味扑鼻。既没有毒,又能辅助农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使用液态氢,电气以及太阳能的技术尚未曾十分完备前,使用酒精开车,有十大利而无一弊。如此重大的事情,若非脑子里长了异物,谁能不关心自己的死活?《阴符经》的这几句话,不论你怎么翻来复去的读,怎么样也脱不了这个原理原则!

《阴符经》接着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动时必溃。知之修练,谓之圣人。"这里的"邪",与上段的"杀",都是《阴符经》的奇字,用来强调和突出所要说的话的。

 

为什么资本家就这么顽固,难道他们自己不怕死吗?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思维,用的"三段论法"的平面逻辑。只看得到目前的好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窝蜂的上,把它看成勇往直前,能冒险犯难的美德。其实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怨的大愚昧、糊涂虫。自己死了,还拖上不知几许下水垫背的,就也算是他们赚来的。唯有社会主义者的思维,用的是:立体的辩证逻辑。不仅看得到正反两面,还以"玄览"鸟瞰,一下子就看得清上下、前后、左右,是谓:高瞻远瞩。同时社会主义的原则是"天之道,犹如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道德经》77章)。"的随时调控,非常机动,不会蠢到钻牛角尖"死而无怨"的地步。因此,资本主义者"拙",而社会主义者才是真聪明,真智慧,是"巧"。有真聪明、智慧的人,不在乎人家怎样看我,懂得深藏不露。这是古人形容"龙"的形态。龙平时潜伏深藏,要在必要时才发挥它无比的力量。所以一个自视很高,却只有平面逻辑思维的孔子,见到老子之后,即兴"犹龙"之叹。说明了"有道者"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第14章)"的。是绝对不以虚荣为意,而伪装夸张自己的。《阴符经》说:可以伏藏,并不是指着那愚昧、肤浅的人说的,因为他们是一定不肯雌伏、守藏,什么时候都要表演炫耀自己的一类。 

为什么懂得辩证法的人能够有过人的智慧呢?因为"九窍之邪,在乎三要。"九窍是讲人身的九窍,就是眼、耳、鼻六个孔窍,加上口的一窍,是谓七窍。再加下面二便的孔窍,就是九窍。九窍通畅,代表人的身体生命的健康运行。而九窍之邪(机能),却在乎最紧要的三窍(要与邪,都是《阴符经》一贯好用的奇字,以为醒目的强调。)。三要是眼、耳和口,九窍之中的三窍。强调一个人,特别是领导人,要耳聪,目明,口吐锦绣,字字珠矶,落地有声。只有懂得辩证法的领导者才能把事物的真实性和发展性掌握得透彻(耳聪、目明),才能建立正确的理论(口吐锦绣)。可以动,可以静。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可攻可守,运用自如。鬼谷子说:"虽覆能复,不失其度(《鬼谷子》飞箝篇)。懂得运用辩证法的领导们,即使把事情做错了,却一样能转手就把错的翻转来,变成对的,更好的。让人家看得跌破眼镜,不知其所以然。习阴阳,如反掌,保定了乾坤。以此修身,身何难修?以此齐家,家何难齐?以此治国,国何难治?以此平天下,天下不足平!我何以知其然哉?以此!#p#副标题#e# 

为什么能"把事物的真实性和发展性掌握得透彻"?因为他们明白:"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运用辩证逻辑的人,见一,就一定知二,见二,就一定知三。看到静态不动的木,就已经知道动态的火,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将发生。是谓:见微知著,举一反三。正是"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解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第64章)"。这个"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真是透彻极了。鬼谷子说:"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主事日成;主兵日胜(《鬼谷子》摩篇)。见到木,就知道火。有国家就不可能没有祸乱,但是国家有祸乱,不等到它发作出来,早已就被克制住了。国家里面不可能没有败类,奸邪诈伪的事不等他发作出来,早就让他崩溃涣散了。能够这样认识与实行的领导者,就是圣人。 

《阴符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了不起的书,说的理论也是唯物论,辩证法和社会主义。相传黄帝能够认识它和运用它,所以成为中国伟大的神圣。由于它是中国的,只有中国人才能配认识它和运用它。当今中国的领导人都是认识和运用唯物论,辩证法和社会主义的,因此他们都是圣人,与黄帝一脉相承。也只有靠他们聪明、智慧的作为,才能真正领导现代中国发展和强盛,而且是拯救这个堕落,危急的世界的唯一希望!

唐朝初年的钦天监李淳风写过不少预言的诗,其中有一首很特别。诗曰:

中国而今有圣人,

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子,

否极泰来九国春。

这个时代的来临好象也差不多了!



 
新闻推荐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
第六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
闽台青年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开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
台湾祭孔引发的随想
第四届世界宗教热点研究论坛召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全国政协民宗委举办第二期少数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佛媛”
谱写宗教和顺新篇章 —西藏自
努力提升宗教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创新发展中国哲学话语
 
Copyright © 2014 by www.zhongda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406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