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文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精选论文 


《庄子》中的心理和谐思想


来源:天津工业大学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作者:郭世魁    发布时间:2014-12-15 19:23:45    阅读次数:1114


文/郭世魁
 
心理和谐是指人心理成分以及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首先,它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以下简称内心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在处理事情或事件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再次,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个体善于积极、主动、理性地化解人际矛盾,达到与人交流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
《庄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家学派的经典,其所体现出来的心理和谐思想相当丰富且影响深远。笔者认为,结合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挖掘《庄子》中随处可见的心理和谐思想,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对于丰富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及构建国人的心理和谐,意义重大。
一、关于内心和谐的思想
庄子把个体的内心和谐放在了优先关注、至关重要的地位,认为离开对个体内心和谐的关注谈成败得失、荣辱富贵没有意义,属于舍本逐末的行为。庄子《田子方》中指出:“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已为道者解乎此。”意思是舍弃得失祸福之类附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像丢弃泥土一样,懂得自身远比这些附属于自己的东西更为珍贵。珍贵在于我自身而不因外在变化而丢弃丧失。况且宇宙间的千变万化从来就没有尽头,根本不值得内心为之忧患,已经体察大道的人便能知晓这个道理,所以人们不要为此而内心忧虑不安,保持人内心自我宁静和谐才是至关重要的。庄子的思想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马斯洛认为人类最大的悲哀,就在于把评价自己是否值得爱的权力交给了别人,我们是否有价值是有条件的,即价值条件化,这是人异化的根源。其实,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像抛弃污泥一样抛弃这些外在的得失祸福,追求内心的自我和谐的重要性。庄子不是要否认物质的基础作用,不是要进行得失祸福无所谓的诡辩,而是要去除价值条件化,解放人的心灵,真切地感受个体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庄子认为实现个体内心和谐的根本途径是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庄子《应帝王》中说,“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意思是说不要成为名誉的寄托,不要成为谋略的场所;不要成为世事的负担,不要成为智慧的主宰。潜心地体验真原而且永不休止,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留下踪迹;任其所能察承自然,从不表露也从不自得,也就是心境清虚淡泊而无所求罢了。庄子还指出,修养高尚的“至人”,其心思就像是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是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应合事物本身,从不有所隐藏,所以能够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损心劳神。庄子的“无己”的内心和谐思想把内心和谐作为一种人生目的和理想追求,认为—个人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自我造成的精神束缚中以及物质生产和生活的混乱中超脱出来,其主旨在于“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天下》),追求“乘物以游心”(《人世间》)、“游乎尘埃之外”(《齐物论》),无拘无束的绝对精神自由。
二、关于人事心理和谐的思想
(一)如何对待自然——顺随自然
庄子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协调、和谐的发展,只有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人消除烦恼,保持心理健康。庄子认为,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人类所不应干预的,主张安时处顺,随顺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并使人类与自然保持和谐。《知北游》中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堕其天,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意思是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业已变化而生长于世间,又会变化而死离人世,活着的东西为之哀叹,人们为之悲悯。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脱了自然的捆束,毁坏了自然的拘括,纷之绕绕地,魂魄必将消逝,于是身形也将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归向宗本啊!由此可见,庄子是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要达到这种和谐就要顺应自然规律。人类实践也证明,过分地强调改造、征服、支配自然,往往会忽视、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人类自然的和谐状态,到头来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所以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困惑和精神压力,从中求得解脱、安慰和心理平衡。
庄子认为顺随自然的具体表现是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为此,他主张返朴归真,投身于大自然中放松自我。庄子说:“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返者不胜。”(《天地》)这是说森林与山丘之所以适宜于人,也是因为人们内心促狭,心神不爽。因此,当人们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崇山峻岭、江河湖海、田园风光、阳光月色之中时,都会感到心情格外轻松愉快。高山流水,清新的空气,为人们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放松精神的自然环境,这些都有助于调适个体的身心健康。
(二)如何对待挫折变故——安之若命
在如何对待命运的问题上,庄子和孔子一样都是安命论者,庄子说“安之若命”,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但是人们往往认为孔子是积极入世的,而庄子是消极避世的,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庄子主张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客观上讲,庄子的立场更为客观实际,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人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限制,诸如生老病死、得失宠辱,每个人都生活在这种限制之中。面对这些限制,不断尝试,有的可以突破、改变,有的无法改变。如何面对这些不能改变的外在的或内在的限制,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经过反复实践,已经证明限制无法突破,还坚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会流于偏执,不断体验挫折与痛苦。庄子正是在接受人生是有限制的这个大前提下,提出了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观点。“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首先应该探讨如何知其无可奈何的问题,这一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实践。也就是说庄子阐述了在经过反复实践证明其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采取了积极的接纳的态度,本身就是立足现实、尊重客观规律的体现。其次,在明白了这个大前提的基础上理解庄子,我们就会发现“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对困境和失败的一种接纳态度,是一种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有利于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庄子以面对人类最大的限制——死亡为例,谈了如何安之若命,超越挫折与变故带来的痛苦。《大宗师》中谈到有道者如何面对死亡的故事,《大宗师》说:“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是齐一万物(“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等视生死(“知死生存亡之一体”)的同道者,庄子笔下的四人出场伊始就以“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知死生存亡之一体”相明志,这正表明四人皆超越了死亡的限制,安之若命。故事以子来的死为结尾亦有深意。按海德格尔的理解,“死”不是一个临终事件,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人的在世存在就是“向死亡存在”。《大宗师》这个故事中的子来的死也说明子来超越了死亡焦虑,把死亡当做命运与归宿,甚至当作一种新的生存状态的起点,与时间并携而行,他存在的“每一刻”都处于本在于他的存在的力量对他之存在所实施的肯定中。
(三)如何对待功名利禄——知足无累
知足无累是庄子对待功名利禄的基本观点。
庄子认为,一个人无论多么富有,他所能享受到的东西是有限的,所需要的东西也是有限的。《逍遥游》中说:“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还认为,人生之利只是维持自己的生命而已。过分之利对自己维护生命毫无用处,对于名利、财富等身外之物的过分追求,将会人为地造成对自我的精神压力,会有害于身心健康。《骈拇》中指出人们多因外物而伤生的现实:“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这是指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谁不借助于外物来改变自身的本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牺牲。庄子认为,这四种人所从事的事业不同,名声也各异,而他们用牺牲生命为代价也就损害了人的本性。因此,庄子主张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累,引导人们不要为虚名、私利、淫威而争斗角逐,应以豁达的态度对待富贵贫穷,这样才能无忧无虑,能够较少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较快地使自己适应环境,保持必要的心理平衡。
庄子认为,正确对待功名利禄,避免外物的羁绊和异化,关键要做到知足、自得、内修。庄子在《让王》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这里所讲的颜回不仕的故事说明颜回很有学问,然而却不去求官,宁愿过着贫穷的生活。孔子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自家的土地足够穿衣吃饭之用,在家弹琴足可以自娱,学老师之道足可以自乐,既然有吃有穿有娱有乐,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孔子很赞赏颜回的思想和品德,认为这是对“知足者不以利自累”,“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原则的身体力行。以往自己只是咏诵这些古训,而颜回的品行让他在现实中开了眼界,可谓大收获。文中所说“知足者不以利自累”是讲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是讲知道自得的人失去了什么也不会畏惧焦虑。“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注意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因此惭愧。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他借用儒家代表人物言论,说明了知足自得和注重自我修养的人,就会淡泊名利地位,免除许多忧愁、烦恼和痛苦。
三、关于人际心理和谐的思想
(一)庄子时代的人际现实
庄子时代的人际现实是残酷的、不和谐的。庄子生活在战国中后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战乱不止的时代。庄子如此描绘当时社会的人际百态:“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齐物论》)人与人之间相互勾心斗角,其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围绕人际上的争锋为轴心而展开:他们睡觉的时候精神交错,醒来的时候形体不宁,与外界接触时纠缠不清。他们有时出语缓慢,有时以话语布下陷阱,有时用词谨慎。他们发言如放出利箭般,是因为他们窥视别人的是非而发起攻击;不发言时如诅咒发誓般,是因为他们在等待制胜的机会;他们衰颓如岁入秋冬,他们因此而日渐消毁;他们沉溺在所作所为中,无法再恢复生机;他们心灵被封闭,愈老愈不能自拔,他们走向死亡的内在生命无法重新振作。喜怒哀乐、虑叹变、姚佚启态等各种心理现象因此不断涌动,如乐器出声,如草菌生成。
(二)庄子对人际心理和谐的态度与理解
庄子对人际交往的态度——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残酷的、不和谐的人际交往现实,正如庄子所注意到的,“绝迹易,无行地难”,(《人间世》)“有人之形,故群于人”,(《德充符》)人既为人,必不能脱离人际,世俗是逃避不了的。有人误以为庄子是厌世主义、出世主义,甚至是反世主义、混世主义,该篇则真正否定了这个误解。庄子坚决批判庸俗化,可是又追求理性的世俗化,把人际交往作为其道德自我之实现的环节,作为考验个人道德修养的环境。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庄子对个体精神自由与人际关系和谐两者相互关系的思考。庖丁解剖筋骨盘结的牛而不损其刀,“游刃必有余地”,而且举手投足之间“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其实在这个故事里,“牛”象征着社会,而“庖丁”则是个体精神自由的得道者,“刀”乃象征其精神生命。整个故事描述了得道者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能“因其固然”地游刃有余,并且保持精神的独立与自由的人际心理和谐状态。一方面,庖丁挥洒自如、无拘无碍,显示出个体精神自由的律动;另一方面,牛“因其天理”地被庖丁所解,“然已解,如土委地”,则显示出人际交往中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庄子完美地描绘了一幅个体精神自由与人我关系和谐相统一的图景。在这里,个体精神自由不仅不使人走向反人际的立场,反而接纳、促成这种人我关系之和谐,形成良性人际空间,同时,人际关系之和谐亦无损个体精神之自由。总之,庄子人际心理和谐思想,既不压抑自我,也不伤害他人,既不因违反超我的要求而焦虑,也不因压抑本我的需要而紧张,立足现实而又富于理想。
(三)庄子推崇的促进人际心理和谐的方法
方法一,天人合一的忘我状态。
这是南郭子綦的方法。他坐在那里“答焉似丧其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其弟于问他怎么这样。子綦说:“今者吾丧我。”(《齐物论》)这里“吾”与“我”意义不同,吾是主格的我,哲学层面的大我,相当于英文中的“I”,我是宾格的我,拘泥于过去经验的小我,相当于英文中的“me”。“吾丧我”就是说大我觉悟了,解脱了,超越了小我,从天人合一的哲学层面审视小我,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形成了更为客观开放的自我概念,放弃了自己的自我执着和刻板经验。庄子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个体的存在,把自己看做宇宙的一部分,把他人也看做宇宙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正确对待人际关系。庄子把它叫做“坐忘”,颜回说是:“堕肢休,触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人间世》)坐忘是以“虚”为灵魂的,否则就会形定而心不止,坐忘不成,反成“坐驰”。
方法二,群而不党的非依附性。
在宗法制度下,家庭、家族是社会的细胞,家国一体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所以儒家的人际关系论要求个体依附于家庭,族长、家长、父权、君权、夫权都是不可违逆的。庄子的人际心理和谐思想主张去除各种人际依附,要人们“相造乎道,无事而生足”。庄子以鱼为喻,在《大宗师》中说:“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以为这种鱼的景象正是人际关系臻于完满的写照,鱼在水中方能享有欢悦,人亦需处于非依附性的得道境界中才有自由自在之境,最佳状况的人际关系即在于此。故《大宗师》又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鱼儿象征失道状态下的人际关系中的个体,若依附于外物或他人,则不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即便人际相互间仍有仁爱的呵护,但如鱼水分离一般,其各自的生命已经处于苟延残喘的可怜境地了。所以庄子认为,与其如此,莫如世人都进入非依附性的境界中,在此种人际心理和谐状态中各自都从容自在、自由自主。《大宗师》这段话表明了庄子人际关系的纲领,即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必是非依附性的。怎么才能避免依附性的人际关系呢?在《马蹄》中庄子如此回答:“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郭象注:“放之而自一耳,非党也,故谓天放。”这就是说,在人际心理和谐的状态下,人际交往中的“天下”之民应该不背离对道的体悟,如果有了这样的体悟,则众人就有了“德”,“德”使人能保持自我的独立而不结成依附性关系。
方法三,素朴为本的非功利性。
庄子看到世俗中的人的庸俗昧惑,他们终身“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齐物论》)庄子认为芸芸众生的应伪巧作、争斗角逐是失性于物、丧己于俗,这是人际不和谐的根源。庄子坚决批判世人追名逐利的价值取向,《山木》中的一段人物对白更彻底地揭示了庄子人际关系主张中的非功利性特点:“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人与人交往以利益为基础,是“利合”;以自然为基础,则是“天属”。林回依天性救人,不求回报,甚至损失了自己更大的利益,正表明了“天属”的非功利性。借此,庄子以是否着眼于功利性为标准,提出了两种相反的人际交往方式,并留下了“君子之交淡若水”的隽永名言。庄子规劝人们从追名逐利的恶梦人生中彻底觉悟,主宰外物而不是受外物桎梏。他的理念是“至德之世”,那种文明是“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失”。(《应帝王》)素朴的核心就是纯朴无知,庄子讲的无知实际是大智慧,是“以明”。(《齐物论》)“以明”是自觉地为天下和谐而绝弃计谋手段之小知,浑沌其心,“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一成纯”。(《齐物论》)
人与人的关系,是评价社会进步、文明发达水平的一项基本尺度。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历史性课题,也是人类当代社会的一项基本课题。庄子对人际心理和谐的论述,是统一的整体,它们都归于“无为”二字,无为是庄子人际关系自由和谐的至上妙法。通观庄子的人际心理和谐思想,其总的辩证法就是,从不知不觉的原始无为到有为的人际行为,再上升到自觉的无为,是回归中的飞跃,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对人类人际心理和谐的伟大贡献。
 

(作者单位为天津工业大学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新闻推荐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
第六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
闽台青年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开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
台湾祭孔引发的随想
第四届世界宗教热点研究论坛召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全国政协民宗委举办第二期少数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佛媛”
谱写宗教和顺新篇章 —西藏自
努力提升宗教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创新发展中国哲学话语
 
Copyright © 2014 by www.zhongda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4068号-2